屈 非 - 蔡瀾

屈 非 - 蔡瀾

「黃魚,韓語怎麼說?」當我看到那一大排一大排的黃魚檔時問。
阿里峇峇回答:「Gulbee。」
「漢字呢?」
「屈非。」
我明白了,那是曬乾的黃魚。韓國人做禮物,最好的是牛肉,而比牛肉更高層次的,就是黃魚乾了。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漢城,就看到有人在賣黃魚乾。一個老頭,身上纏着上百條的黃魚乾,一面走路一面叫賣,你要了他就從身上拔下一尾,是一個活動的小販攤子。
我們吃黃魚,當然吃新鮮的,韓國人不同,他們認為黃魚乾才美味,用炭一烤,撕下肉,送酒最為高級,只在伎生宴中出現。
名叫「屈非」,是因為只有黃魚,曬乾了也不會卷曲起來,韓語和日語一樣,把那個否定辭放在後面,像什麼Nai或Arimasen,就是什麼非,什麼非了。而非字,照聲音讀起來,應該是Fei,但韓語中,F字發不出音來,只會讀成B,就變成了Gulbee。
「可以拿到新鮮的嗎?」阿里峇峇代我問當地魚販,他們又點頭又搖頭,表示當今愈來愈少,很難買得到,但是出高價,還是有的。
終於購入了數尾,跑到當地最好餐廳「一番地」去,叫他們做。這一餐可豐盛,單是小菜就三四十種,主角的黃魚上桌,先是煎的,已經用鹽醃製過,但不失鮮味,再來就是烤黃魚乾,我覺得肉太硬,又一味死鹹,還是留給韓國人去享受吧。黃魚湯可相當美味,用他們的麪醬來煮豆腐。
另一種魚是醃製的魔鬼魚,韓國人把魚放入炭灰中,讓魚發酵,產生一陣強烈的亞摩尼亞味,不是人人受得了的,但是用五花腩豬肉、老泡菜,三樣夾在一起吃,又是另一番滋味,這是修回來的味覺,英文叫AquiredTaste。吃黃魚乾,也是吧,有福氣才行。
【光州之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