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明日(周二)在美國碰面,焦點不用猜也曉得離不開人民幣滙率。至於中日撞船事件升級、春曉油田開採爭奪升溫,奧巴馬去到盡也只能是一次「淺談」,否則隨時變成另一場干預內政的風波。
兩國首腦會晤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先為奧巴馬「開路」,他在出席眾議院就中國滙率政策舉行聽證會前,透過大氣電波指中國在滙率問題上做得非常非常少。在聽證會上,他促請中國允許人民幣以「明顯而持續」的速度升值,蓋特納的言論顯示,奧巴馬政府對中國滙率政策已逐漸失去耐心。
經濟利益當前美做政治show
蓋特納更同場加映被傳媒認為兩邊不是人的「政治show」,就是不和應鷹派議員將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不過,小民認為,蓋特納只是做了兩面討好的政治把戲,給予中、美繼續商討人民幣改革的空間。
慣了主導世界的美國,有如此量度,蓋特納已說得清楚,「美、中關係包含重大經濟利益,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經濟持續雙位數字增長,目前和將來都是美國經濟增長主要的海外市場」。
蓋特納坦白說出中國佔上風的主因,亦提醒中國更要培育內銷。要壯大內銷市場,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是肯定的,而錢是唯一的推動器。
說到此,小民將話題拉闊一點,轉至最近一則關於港商群起反對廣東省為保障職工而推出的《廣東省企業民主管理條例》,港商反對原因是條例中職方只要集合三分之一職工,就可啟動集體協商要求、爭取加薪但又不能炒員工。
廠商憂「新法」變「惡法」,更怕職方加薪訴求無日無之,「返回大鑊飯年代」,終令勞資兩敗俱傷。有見於此,廣東省人大亦十分識做,暫緩9月27至29日舉行的省人大常委會議上,提請審議有關草案。
今次廣東的「民主管理」加薪,只是內地年初起推高最低工資起薪點的衍生現象,由台資富士康(2038)而至日資本田車廠的罷工問題,溫家寶8月會見日本外相岡田克也明確指出,工人罷工問題的根源,在於日資企業薪酬低,「你們要正視這問題」。
又是中、日矛盾?非也,只是大家忽略中國收入分配政策,將是「十二.五」規劃的重點,中央正部署將政府、企業家與勞工階層的收入分配合理化。
「民主管理」加薪需平衡利益
中國目前人均GDP逾3000美元,收入增長遠不及GDP增幅。按聯合國貧困標準,中國至少有逾億人活在貧困線之下。翻查資料,發現內地行業間收入差距最高達15倍;10%的最高收入戶與10%的最低收入戶,人均收入差20多倍;少數金融國有企業高管的年薪水準,是社會平均工資的100多倍;個別企業高管的天價薪酬是社會平均工資的2000多倍。
從數據看,中國必須透過新收入分配政策來「富民」。人民消費得起,有助谷內銷,當然透過「民主管理」爭取加薪,需小心平衡各方利益;政策產生的協同效應,就是內銷強可增強中國在人民幣滙率問題上國際間的議價能力,最終更能掌控外貿形勢。「富民」政策做得好,是一碗消消「仇富」戾氣的「心靈上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