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得德能兄與社工阿東的安排,評述員協會上周末有機會參與無家者出發踢世界盃的熱身賽,目睹一班重新上路的前無家者都已經充滿朝氣和鬥心,因為這機會實在難得吧!執筆之時,他們都已搭上航機,遠赴巴西了,巴西呀,世界盃喎!在此祝福他們!
去巴西順道遊阿根廷
巴西,足球之都,除了陽光海灘與熱情的森巴女郎之外,據說治安又是麻麻,不過如何渲染也應該不會比今夏世界盃決賽周主辦國南非差吧;但當本人現場經歷了甚麼是以訛傳訛時,我希望你到時都可以好好計劃一下。我想我會去的,因為我想順道遊歷阿根廷!
瘋狂球迷如我,每4年或兩年除了是回憶錄的分界線之外,也是未來旅行流浪的計劃時間表。兩年後的歐洲國家盃在波蘭和烏克蘭上演,吸引力一般吧,但也算是帶點神秘感,走着瞧吧。
之後的兩屆世界盃呢,看來在國際足協的左拉右推之下,2018年的一屆很大機會會在歐洲大陸上演,英格蘭永遠都是任何主辦權的熱門,還有2012年的夏季奧運會作熱身,照計頗有大熱勝出之勢;但西班牙和葡萄牙也見誠意十足,惟今次這對南歐組合,其實還不及西班牙自己獨家申辦有機會。
卡塔爾設計冷氣球場
12月時,國際足協將會一次過宣佈2018和2022年的世界盃主辦國誰屬,2018很大機會落戶歐洲。2022呢,看來會是亞洲的天下了;入紙申辦包括有日本和南韓(今次是分開申辦)、澳洲和卡塔爾,還有似搭枱的美國。
一眾申辦國中,卡塔爾最沒有機會?又未必,在最近的國際足協考察報告來看,卡塔爾由於差不多樣樣由零做起,加上國家大把錢,很多看似沒有想像過的球場設計都出現了,當中包括冷氣球場,設計有趣過西九文化區。
而施丹和巴迪斯圖達也加盟了卡塔爾,做其形像大使,可見卡塔爾沒有往績,但卻有很多金錢堆砌出來的未來。
文:key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