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月 - 邁克

度小月 - 邁克

我和巴黎城市劇場的蜜月一早就度完,雖然不至於邁進度苦月的欲哭無淚地步,度小月倒名副其實—熟悉台灣飲食的讀者一定笑我大諗頭,餓得滯產生罔顧地理阻隔的幻覺,味蕾飛到寶島著名小食店去了。幾乎每星期都出入的盛況,約莫十年前已經終止,上季看的節目加加埋埋不超過一打,今季應該更少。不盡然因為新藝術總監EmmanuelDemarcy-Mota出身戲劇界,上任後從前分庭抗禮的舞蹈淪為二奶(呃,有人會認為二奶比大婆馨香),根本整個現代舞的氣候不景,巧婦難為無米炊。人才凋零至一個程度,連幾廿年唔發市的Jean-ClaudeGallotta也隆重回流,發霉的MaguyMarin也衣錦榮歸,我才不要飾演莫名其妙的白頭宮女,迎迓從來不曾服伺過的偽儲君乾公主!
以當紅炸子雞HofeshShechter的《政治媽媽》開季,乍看野心不小,可是我一聽原產以色列的他在倫敦崛起,不禁打了個突。英國舞評界對待現代舞新秀的寬容,都不知是悲是喜,不必晚晚擠在他們的小劇場望子成龍,單憑艾甘漢短短時間登上大師寶座這荒謬的事實,便足以顯示其山中無虎的真空狀態—看完他和茱麗葉庇洛仙共譜的那支連名字也作狀到嘔的《In-I》,幾乎可以馬上寫休書。幸好Keersmaeker在歌劇院以舊《雨》酬賓之餘,不忘返回發跡的福地普施甘露,兩個新作品秋冬打孖上。和JeromeBel合作的《三次告別》口碑欠佳,但性格南轅北轍的巨頭大被同眠,就算兩敗俱傷也不能不捧場,香港藝術節的蘇先生,大概已經落了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