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先几:美國口「硬」港股企「硬」? - 黃德几

洞悉先几:美國口「硬」港股企「硬」? - 黃德几

本周金融市場焦點是甚麼?答案一字「咁淺」,就是美國財長蓋特納所講的「少」字。人民幣滙率問題,再次成為美國「舌戰」中國藉「口」。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在即,蓋特納在國會聽證會上,以強硬語氣重申,人民幣升得太「少」。

美元波動 不利全球復蘇

人民銀行發表金融穩定報告指,沉重的債務問題,將限制已發展國家,再推刺激經濟方案的空間,美元大幅波動,將不利全球經濟復蘇。筆者去年10月11日在本欄撰文《強美元得個講字》時早已預期:「由於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中,近4成企業的稅前盈利,均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美元弱勢對美國經濟的正面影響,實在是不言而喻……所謂的強美元政策,只會是口『硬』心『軟』。」美國內「衰」持續,透過弱美元刺激出口,更可能是美國唯一出路。然而人民幣即使一次性大幅升值,對改善美國就業市場、房地產市場、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效果亦未必理想。原因人民幣升值亦會增加美國入口中國貨品的成本,難道人民幣升值,美元繼續貶值,iPhone4會不再在內地組裝?中國會入口多些美國車?
那麼人民幣會否在政治壓力下,一次性大幅升值?面對通脹升溫,內地會否出其不意加息?筆者的答案,是繼續的否定。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上周表示,內地貨幣政策調控,需要視乎國際形勢,對通脹的容忍度或會提升。事實上,歐美各國經濟復蘇力度不足,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勢難改變,若內地在短期內加息,勢必增加熱錢流入速度,為人民幣帶來額外升值壓力。若不對稱地加息,即只上調存款利率,更會令銀行經營環境惡化。滙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升接近1.5%,受蓋特納口「硬」言論影響,過去一星期升幅更加快,中國更再次加碼買入美國國債。
權衡輕重之下,美國只會口「硬」,美元慢慢走軟,套息交易繼續,資金持續流入,股市自然企「硬」。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