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光纖之父」高錕的妻子黃美芸透露,高錕八年前已出現老人癡呆症病徵,但醫生以為他只是年紀大善忘,最後在麻雀枱上才發現丈夫確有問題,他多次「食詐糊」都不知道,接受腦部掃描才證實患病。她又以親身體驗指出,照顧老人癡呆症病人是24小時無休的艱辛工作,但政府提供的支援不足。
現愛打乒乓惟難集中注意
高錕與妻子黃美芸近日由美國回港,今日出席老年癡呆症協會公開活動,周二出席「高錕善慈基金」成立儀式。
黃美芸昨在香港電台《香港家書》中首次披露丈夫患病經過。她指醫生認為高錕可能早在20年前,50多歲時腦部已開始萎縮,回想他那時常忘記鎖匙放在哪,要花幾小時尋找,但她只笑他健忘。到02年,高錕外出開會忘記地點,坐電車本想往中環卻到了北角,看了幾個醫生,都以為他只是年紀大善忘。
到了03、04年時,高錕打麻雀動作變慢,吃「詐糊」也不知道,一個任職護士的牌友建議他做腦部掃描,才證實他患病,可惜只能服用減慢退化的藥。
黃美芸稱,那時丈夫還會打網球、旅遊,很有主見,但現時已沒個人意見,問他想吃雞還是魚,他回答:「不知道」,再追問,他只會說:「好呀!」高錕現時愛打乒乓球,注意力難以集中,最多只有五至十分鐘,玩撲克牌也不靈光了。
她又透露,丈夫好像變了另一個人,不能把他獨留在家,全天候照顧令她分身不暇,由早到晚一星期七天無休。她最初對傳媒披露丈夫病情感到憤怒,後來明白可以藉此喚起社會對老人癡呆症的關注才釋懷。
妻望政府增資源照顧患者
香港並無專門照顧老人癡呆症病人的中心,黃美芸批評有些護理中心只安排患者看電視,缺乏腦部的訓練,加快腦部萎縮。
她曾問過港府官員,有否留意到跳樓自殺的人會否是因為照顧老人的壓力過大?官員卻指他們只是精神有問題,她希望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協助照顧者。
高錕回港的部份公開活動
日期:今天
活動:出席香港老年癡呆症協會舉辦的「畫出耆妙人生」──百人壁畫創作比賽
日期:本月21日
活動:出席高錕慈善基金成立儀式
日期:本月27日
活動:出席中文大學高錕銅像揭幕儀式
日期:10月1日
活動:到禮賓府接受大紫荊勳章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