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銀監發出公告,指今年以來,少數金融機構利用擅自提高存款利率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的行為有所抬頭,中銀監已嚴查一批存在違規攬儲問題的商業銀行機構和個人,當中平保(2318)旗下平安銀行、國壽(2628)持股兩成的廣東發展銀行及農行(1288)的下屬分行均榜上有名。 記者:尹燕麗
中銀監表示,要從源頭上防治違規攬儲行為,從嚴處罰,絕不姑息;同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改革傳統考核方式。
涉擅自提高利率送禮等
公告指出,今年以來,在中銀監對銀行存貸比的考核制度下,不少銀行利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中銀監因此派出機構進行監測,並採取嚴厲措施查處一批違規機構和個人。
違規攬儲行為大致包括:擅自提高利率;採取暗記高息、有獎儲蓄、減免或報銷其他業務手續費、贈送實物或現金(包括提貨卡、有價證券等)、提供境內旅遊、支付客戶子女入學費、安排親屬就業等方式,變相提高利率;向存款仲介支付吸儲費、協儲費、手續費等不當費用;借辦信用卡、購買理財產品、第三方存管等業務名義向客戶回贈現金、送禮品或購物卡。
今次遭查處的機構包括平安銀行、農行及光大銀行的深圳分行、廣東發展銀行的深圳及上海分行、華夏銀行石家莊建華支行及濟南分行,以及渤海銀行濟南分行。有關銀行已進行整改,並對相關人員作處分。
銀監促自律將規範競爭
事實上,存在違規攬儲的銀行遠不止此數。數位銀行人士向本報表示,尤其在中銀監要檢查存貸比,以及要公佈半年、全年業績時,銀行的攬儲行為特別瘋狂,畢竟關係到未來業務開展及盈利能力。因此是次中銀監提出,要改革以存貸款規模為核心的傳統考核方式。
中銀監稱,下一步要加大金融法律、法規和國家法定存款利率政策的宣傳力度,鼓勵社會公眾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違法違規攬儲行為進行舉報,加大對違規攬儲的社會監督,並積極指導中國銀行業協會圍繞規範市場競爭、嚴禁高息攬儲等內容,開展行業自律工作。
備受關注
銀監:資本新例 內銀影響微
《巴塞爾協定三》對中資銀行影響備受關注,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昨在上海出席論壇時作回應,形容有關協定短期對內地銀行影響不大,因為內地銀行資產質量高於國際同業,但認為中國的大型銀行應該較其他銀行,執行更嚴格的資本充足率標準。
指大銀行資本更嚴格
蔣定之稱,中國銀行業要嚴格執行資本監管,建立以有效資本監管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中國五大銀行資本充足率現在11%以上,核心資本充足率逾9%。目前銀監對大型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是11.5%,核心資本充足率為8%。
他又說,銀行信貸是重要力量之一,相信未來信貸高增長將成為常態,但現時信貸增長缺乏約束,未來資產擴張將對銀行資本產生壓力,中國將會有一籃子應對計劃,其中的核心內容還是資本監管。
信貸高增長料成常態
中銀監昨亦發出新聞稿,稱《巴塞爾協定三》對內銀短期影響有限,但長期影響值得關注,目前會與銀行溝通,待年底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公佈最終方案,中銀監會適時出台內銀的資本監管框架和路線圖。公告提到,截至今年6月底,內地大、中、小各類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達11.1%,核心資本充足率達9%,核心資本佔總資本的比例超過80%。《巴塞爾協定三》則要求,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由2%,提升至7%。
本港方面,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重申,新協定對香港銀行影響不大,惟他們在流動資金方面的票據質量可能須作出部份調整,例如是否需要買入某些政府或公營機構票據,以符合資本標準,金管局已提醒他們要早作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