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75名自稱為中國詩仙李白的後人,為了市值550萬元的(人民幣.下同)百年祖屋,而引發的爭產案備受關注。該案一審宣判,結果人人有份,但並非平均分配,最多的可得30萬元,最少的只有一、兩千。承繼權最複雜的其中一人,佔總份額的8,640分之53,獲三萬多元。
祖屋拆遷掀補償款分配問題
引起訴訟的李氏祖屋位於南京下關熱河路103巷。最初業主叫李均泰,自稱是李白後人,百多年前從安徽來到南京營商時置下產業。今年,因上址面臨拆遷,圍繞拆遷補償款分配問題,李氏後人遂對簿公堂。下關法院經過幾個月調查,查閱總計130人的李家五支六代族譜,最終確定共75人具繼承權。
法官前日判決後指出,爭產案創下多個「最」,包括人數最多,共75人;時間跨度最長,該房產歷經清、民國至今,長達百多年;繼承權份額劃分最複雜,其中有人計算得到份額為8,640分之53。他感慨說,這個家族的很多人通過今次官司,從原本互不相識,到重新聚在了一起,「這種親人間的聯繫,其實才是最寶貴的」。
江蘇《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