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本地文藝界詬病為「黑箱作業」的藝術發展局代表選舉,昨起一連三日展開。首日上午只有百多名選民前來投票,大部份是長者,投票率不足3%,部份候選人沒有現身,也沒有印製宣傳海報。不過,無論是爭取連任的保守派,或是衝擊制度的八十後,均一致炮轟藝發局宣傳不足及票站「隔涉」。
藝發局被轟宣傳不足
今次選舉是選出藝發局其中8個藝術範疇的代表,三年一任。票站設在尖沙嘴街坊福利會會堂,早上9時起,票站外已有助選團在場,但除了派發傳單,沒有太激烈的競選氣氛。唯一亮點是三名參選的八十後文藝青年,在場外擺放了一幅長10多呎的巨型宣傳橫額,一度引起其他候選人的不滿。
「電影藝術」的席位是著名導演杜琪峯與新晉導演崔允信之爭,但杜未有到場,甚至沒有在大會安排的紙板上貼出宣傳海報。崔表示,杜已連任兩屆,自己希望透過參選,將年輕導演的聲音帶進藝發局,又批評藝發局對選舉宣傳不足,令很多選民不清楚自己具有投票資格。
每個藝術範疇的選民,能同時投票給其他藝疇的候選人。爭取在「戲曲」連任的八和會館副主席阮兆輝,便跟「舞蹈」的何浩川與「藝術行政」的吳壽南等組成六人名單,要求各自支持者在投票給自己的同時,也投票予其餘五位「友好」。阮批評每次選舉地點都很不便,不利支持自己的選民。
趁唐英年致辭舉橫額
代表八十後的「藝術教育」候選人蔡芷筠表示,已達到參選目的,引起外界關注藝發局選舉制度的漏弊,「希望喚醒更多人,下屆登記做選民。」
上午拉完票,蔡等人晚上即突襲藝發局主辦的「鮮浪潮」開幕禮,趁主禮嘉賓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致辭時,上台高舉「HK要有文化局」橫額。蔡更突破重圍,將文化人陳雲著作《香港有文化》送贈唐,並說:「真係好重要o架文化局」;惟唐沒有回答便微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