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區海底隧道申請明年初瘋狂加價,大股東中信泰富也是西區海隧大股東,西隧8月才加價5元,私家車加至50元,東隧現又申請加四成,私家車加至35元,兩邊夾擊「劏車主」,東隧昨更明言加價申請不會退縮,消息人士說東隧亦有準備與政府進行第三度仲裁。多個政黨表示憤怒,隨即發起遊行抗議,並促政府應戰,進行仲裁,有政黨正發動罷用東隧,向中信泰富施壓。
政黨發動罷用東隧
東隧昨日發表聲明稱,合約容許東隧的內部回報率為15至17%,但上次05年加價後,至今仍未達該水平,即使今次加價獲批,仍不能達到最低回報。消息說,西隧和3號幹線的回報率均高於東隧,1985年公司投資建造及營運東隧,已與政府訂下合理報酬,故東隧有合理期望加價。東隧亦有準備,一旦政府否決申請,便第三度仲裁,有信心仲裁勝訴。同時,若仲裁令加價日期拖延,不排除調高加幅。
民主黨、自由黨和工聯會昨日下午分別派代表到東隧行政大樓外抗議,指加幅不合理,要求東隧撤回申請,又促請政府否決申請,積極考慮盡早回購東隧及西隧,紓緩紅隧過份擠塞問題。自由黨又說,短期會發起新界東居民停用東隧,向隧道公司施壓。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鄭家富懷疑,政府顧問正研究調節三條過海隧道的流量,可能提出紅隧加價、東隧減價以紓解前者的塞車問題,東隧現先行申請加價,然後向政府建議回購隧道,藉此提高收購價。理大土木結構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指,大股東與東隧同為中信泰富的西隧早前亦加價,東隧加價後,當局希望提高紅隧收費,紓緩交通的計劃更難實現。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政府就三條隧道流量委託顧問進行的研究,預計今季可以完成。政府消息說,若進行仲裁,政府勝算不高,因為當年訂合約時,是按當時經濟環境釐定合理報酬,儘管現在經濟環境不同,也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