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中資和日資為大股東的東區海底隧道,去年大賺四億元,但仍以「賺唔夠」為由,向政府申請明年初加價,加幅瘋狂,高達40%,私家車和的士加10元,新收費達35元,比紅磡海底隧道貴15元,勢令紅隧更擠塞。有經濟學者指公共交通加價惡性循環,製造通脹害苦升斗市民;立法會議員則炮轟東隧有「合理報酬」的變相利潤保障作護身符,於是加得就加,凸顯政府無能。
記者:呂焯均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證實,收到東隧申請加價,會按《東隧條例》處理申請,然後諮詢交諮會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再交行政會議審議。
政府當年建造東隧是為減輕紅隧塞車的壓力。近年東隧每日車流量維持6.1萬至6.4萬架次,相當於紅隧一半,但比西區海底隧道多逾一萬架次。東區海底隧道由新香港隧道公司擁有,有四大股東,包括中資中信泰富和日資丸紅香港華南有限公司。
尚有六年專營權要賺盡
東隧每年均有盈利,09年即使經濟衰退,東隧除稅後仍大賺逾四億元。不過,在當年訂定的專營權條款,列明有合理報酬的保護罩,只要未達合理報酬,政府不能不批准加價,否則要仲裁解決。東隧今次亦以賺不足合理報酬而申請加價。
東隧過去已曾兩次以相同理由加價,政府均否決,但東隧提出仲裁,結果兩次政府均敗訴,東隧成功加價。第一次是東隧於95年申請加價100%,私家車由10元增至20元,遭政府否決,東隧展開仲裁,97年仲裁結果是東隧勝訴,仲裁員更裁定東隧的合理報酬是內部回報率介乎15%至17%,於是東隧於98年加價50%,私家車加至15元。02年東隧再申請加價30%,私家車加至20元,翌年政府否決,東隧再次訴諸仲裁,更把加幅提高至70%,私家車加至25元。在05年的仲裁結果,東隧又一次勝訴。
東隧30年專營權六年後屆滿,2016年需交還政府,今次東隧申請加價40%,是要在最後階段賺盡最多利潤才離場。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主席郭志標說,很多市民用東隧過海,尤其東九龍甚至沙田大埔,不少居民乘的士過海到鰂魚涌寫字樓區上班,東隧狂加價,在無可選擇下迫令這些乘客增加負擔。他怒斥私營隧道輪流加價,只會增加市民怨氣。
議員轟政府無還架之力
經濟學者關焯照擔心,各種公共交通包括車船和隧道均先後加價,惡性循環下推高通脹,最影響民生,「食、住、行都大加,升斗市民百上加斤」。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更炮轟政府無能,專營權賦予東隧權力加得就加,公共資源任由財團玩弄財技,政府卻無任何還架之力。他認為政府要否決加價申請,「東隧要再仲裁,政府都要去馬」。
東隧收費
電單車
現時收費(元):13
申請新收費(元):18
私家車及的士
現時收費(元):25
申請新收費(元):35
公共及私家小巴
現時收費(元):38
申請新收費(元):53
輕型貨車(總重量不逾5.5公噸)
現時收費(元):38
申請新收費(元):53
中型貨車(總重量由5.5至24公噸)
現時收費(元):50
申請新收費(元):70
重型貨車(總重量由24至38公噸)
現時收費(元):75
申請新收費(元):105
公共及私家單層巴士
現時收費(元):50
申請新收費(元):70
公共及私家雙層巴士
現時收費(元):75
申請新收費(元):105
每車兩條車軸外每多一軸
現時收費(元):25
申請新收費(元):35
近期隧道加價情況
東區海底隧道
正申請平均加40%,私家車加10元,至35元,明年初生效
大欖隧道
已獲批准加約1成,料明年初實施,私家車現30元
西區海底隧道
8月加價,大部份車種一律加5元,私家車加至50元
大老山隧道
5月已獲批准一律加1元,今年聖誕生效,私家車加至15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