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品牌不只是金漆招牌那麼簡單,還是一家公司的最重要資產,塑造消費者對公司的期望。美國顧問公司Interbrand依據各大公司過去一年的收益,排列出各大品牌價值昨天(周四)公佈第11份年度世界百大品牌龍虎榜,可口可樂連續11年都獨佔榜首。
今年頭三大的品牌跟去年一樣,分別是可口可樂、IBM和微軟。蘋果雖只排17位,但品牌收益過去一年上升37%,是上榜品牌中最多。不過有起亦有跌,英國石油公司(BP)因漏油事故聲譽盡毀跌出榜外,屢次回收汽車的豐田亦跌出十大。
Interbrand行政總裁弗蘭普頓表示,2010年是經濟復蘇長路之始,互聯網發達令企業醜聞和消費者意見迅速傳遍世界,要維持和增加品牌價值,要靠建立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度。
美聯社
1)可口可樂
價值:704.5億美元
(5,495億港元)+2%
象徵活力繽紛和精神一振,得全世界共鳴,在不同市場不同社群推出不同口味可口可樂,又緊貼網絡潮流,在facebook有1,100萬粉絲,令品牌永遠年輕
2)IBM
價值:647.3億美元
(5,049億港元)+7%
過去九年進行108項策略性收購,業務由製造硬件轉向替知識型經濟提供服務,像推出企業社交網絡服務Beehive,助客戶在網絡經濟增加靈活性和競爭優勢
3)微軟
價值:609億美元
(4,750億港元)+7%
中年危機,在家用遊戲機、瀏覽器、辦公室軟件、手機等市場處於落後守勢,但視窗作業系統一哥地位仍穩如泰山,XboxKinect感應動作遊戲出台反映仍懂創新
4)Google
價值:435.6億美元
(3,398億港元)+36%
在互聯網搜索本業精益求精,踩過界大力發展手機和雲端服務,品牌價值仍高速發展,但GoogleBuzz侵犯用戶私隱和威脅撤出中國後妥協,令「不作惡」格言受衝擊
6)麥當勞
價值:335.8億美元
(2,619億港元)+4%
可靠、抵食、擅於適應不同市場,依然是品牌風行全球的本錢,經濟衰退更令大眾要求抵食,麥當勞更經營咖啡店和增加健康餐單選擇,具長遠眼光
8)諾基亞
價值:295億美元
(2,301億港元)-15%
製造價廉物美、好用又創新的手機,一直是諾基亞的品牌形象,雖仍是全球手機業一哥,但在發展智能手機大落後,令品牌開始顯得老氣橫秋
9)迪士尼
價值:287.3億美元
(2,241億港元)+1%
闔合歡的金漆招牌深入民心,老本食之不盡,今年更宣佈將全線專賣店大翻新,加入多媒體互動裝置變身主題公園那般好玩,但在適應和滿足各地市場需求仍有不足
11)豐田汽車
價值:261.9億美元
(2,043億港元)-16%
受年初大規模回收汽車事件拖累,令豐田花了幾十年建立的可靠、安全、耐用的品牌形象受損,但豐田在金融海嘯下,業績仍能表現理想,只要能改善汽車安全問題,相信能度過回收危機
16)LouisVuitton
價值:218.6億美元
(1,705億港元)+4%
專注高檔行李袋和手袋,成為時尚名牌的象徵,受惠中國有錢人冒起,令亞洲市場的增長持續。品牌不單經常見於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其企業公民責任政策更有助提升品牌形象
17)蘋果公司
價值:211億美元
(1,649億港元)+37%
每次推出潮人產品都掀起一陣搶購熱潮,加上宣傳攻勢,令早前推出iPad和iPhone4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但iPhone4天線接收差,遭人詬病,迫使行政總裁喬布斯(SteveJobs)要道歉
25)NIKE
價值:137億美元
(1,069億港元)+4%
形象清晰一致,由名稱到定位,勝利的概念貫徹始終,即使贊助、宣傳廣告開支沒增加,但公司營造出來的宣傳內容,吸引數以百萬計觀眾
28)宜家傢俬
價值:124.9億美元
(974億港元)+4%
在產品設計上繼續展現出創意,致力將北歐設計和文化融入在各地出售的產品中,加上產品低價和幽默宣傳,有助消費者購買這個品牌產品
32)滙豐銀行
價值:115.6億美元
(902億港元)+10%
金融海嘯令金融業名聲受損,但滙豐這個品牌仍能在同業中突圍而出,而且近年積極尋找擴張業務機會,尤其在新興市場
34)SONY
價值:113.6億美元
(886億港元)-5%
曾是網絡電子娛樂消費產品先鋒,產品受同業衝擊,但仍致力在產品功能價值和設計上跟對手有所不同。它以標語「Make.Believe」整合旗下產品,統一品牌面貌
97)星巴克
價值:33.4億美元
(261億港元)+2%
積極重整業務來重建品牌,包括推出即溶咖啡,早餐供應三文治亦配合到顧客的習慣。此外還不斷求創新,雖有利品牌發展,但可能予人形象不一致的感覺
百大品牌部份排名
5)通用電氣、7)英特爾、10)惠普
12)平治、13)吉列刀片、14)思科
15)寶馬、18)萬寶路、19)三星
20)本田、21)H&M、22)甲骨文
23)百事可樂、24)美國運通、27)雀巢
29)J.P.Morgan、30)百威啤酒、31)UPS
33)佳能、35)家樂氏、36)亞馬遜
37)高盛、38)任天堂、39)路透社
40)花旗銀行、41)戴爾電腦、42)飛利普
43)eBay、44)Gucci、45)歐萊雅
46)Heinz、48)Zara、49)西門子
50)福特、51)高露潔、52)摩根史丹利
53)福士、54)BlackBerry、55)MTV
56)國衞保險、60)KFC、61)雪碧
62)adidas、63)Audi、66)雅虎
69)Hermes、71)Kleenex、72)保時捷
73)Panas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