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發展局批准三項活化歷史建築申請,灣仔藍屋將改建成多元服務大樓,讓原居民繼續安居,更向弱勢社群招租;舊大埔警署主打低碳飲食教育營;九龍城石屋設懷舊冰室及露天茶座,將成區內青年聚腳點。三項建築復修及營運共涉1.35億公帑,2013年下半年投入服務。
記者:白琳
發展局昨公佈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審批結果,粉嶺前裁判法院及沙田王屋村的申請失敗,前者將於第三期重新招標,後者為一級歷史建築及空間狹小,極難改建,因此局方決定把此建築物剔除,繼續丟空讓遊人參觀。
原居民續住義務任導賞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估計,上述三個復修工程前期可提供180個全職職位,其後有60個全職及兼職職位。藍屋建築群的復修成本是第一及二期中最貴項目,達5,691萬元。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說:「拆咗再起過,分分鐘唔會貴過復修。」由於審批項目時必須「留屋留人」,申請團體必須向居民親自推銷復修計劃,最終由聖雅各福群會營運。
藍屋部份單位先接受復修,讓八伙原居民暫住,接着復修其所屬單位,最後重新入伙。復修期間凍租,其後稍稍上調租金,原居民已答應義務參與導賞團。在藍屋住了30多年的原居民李先生終於守得雲開,「又遊行又去城規會,經過咁多波折終於等到復修」。
新藍屋將多出11個住宅單位及1個商舖,以市價租給一般市民及商戶,但聖雅各福群會也會考慮以廉價租給弱勢社群。藍屋地下設甜品屋及素食館,由食家歐陽應霽擔任顧問,以外賣為主,合共容納30多名食客,平均每人消費20多元起。
舊大埔警署則由嘉道理農場營運,轉化為大埔地標,設文物徑把保育範圍延伸到古樹名林及鷺鳥林。九龍城石屋旁將會興建一層高建築物,營運團體永光鄰舍代表稱,新建築物外形簡約低調,不會搶去石屋風頭。石屋前空地明陣,以該處1964年鳥瞰照片作為設計藍本。
第二期活化歷史建築
建築:灣仔藍屋建築群
未來發展:名為「We嘩藍屋」,多元服務大樓包括原居民住所、故事館、甜品屋及素食館
營運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復修成本5,691萬元)
建築:舊大埔警署
未來發展:名為「綠滙學苑」,舉辦低碳飲食教育營及設文物徑
營運機構:嘉道理農場(復修成本3,911萬元)
建築:九龍城石屋
未來發展:懷舊冰室、提供版圖遊戲的露天茶座及明陣,成為區內青年聚腳點
營運機構:永光鄰舍關懷服務隊(復修成本3,080萬元)
資料來源: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