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張建宗是仇商之始 - 利世民

利字當頭:張建宗是仇商之始 - 利世民

在最低工資立法剛剛通過的幾天,世民便在這裏預言,做生意的人為了營運下去,必然要想辦法用自動化和自助方式,減少聘用低工資的員工。文章見報後,讀者紛紛報料,一個說在大家樂見到用八達通找數的自動售票機;這幾天更有報章報道,有大型連鎖酒樓開始用銀行那種自助派籌機,取代了那位忙得不可開交的知客小姐。
究竟還有多少工種可以被自動化呢?當最低工資落實後,我們便可以看到真正的影響有多大。明年入讀MBA的同學,這可是一系列有趣的CaseStudy呢。至於那些起初說自動化趨勢不可能出現的人,世民倒想知道它們現在還有甚麼可以說?

將責任推到生意人上

當然,最低工資不會將全部工種都取締掉,總會有一些職位繼續存在。可是,加了人工,打工仔也要為自己增值:樓面傳菜的兼職跑數賣月餅,超市收銀員促銷特價烏冬。環境改變,在裏面生活的人和事自然也會改變。無錯,這些現象一早存在,只不過是在最低工資的扭曲下,生態平衡的突變異常巨大。
「既然法已經立了,還是談工資水平吧!」說這種話的人,就是不知是非黑白。世民記得,當年特區政府要立法,是因為政治的壓力。我想請張建宗撫心自問,最低工資立法後,特區政府的政治壓力有沒有減少?以後每一段日子便要檢討一次的最低工資水平,究竟最終是誰得益?大家還記得張建宗帶頭將責任推到做生意的人頭上嗎?工資保障運動成效不彰,是做生意的人錯。現在做生意的人要平衡成本,自動化程序,張建宗會不會帶頭要企業不減人手?如果做零售的要員工增值,張建宗又會不會說企業高壓管理?為甚麼當官從政的,可以大搖大擺搞仇商,卻又要做生意的唯命是從?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