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21億元 影像電腦儲存威院新大樓拜拜X光底片

耗資21億元 影像電腦儲存
威院新大樓拜拜X光底片

【本報訊】耗資21億元、共花3年建築才落成的威爾斯親王醫院新住院主樓暨創傷中心,於下月正式啟用。新大樓提供830張病床,設有16間手術室,新大樓全面使用無底片化,X光及電腦掃描都會以電腦影像儲存,醫護人員可隨時在病房門外的電腦檢查。每個病房又有流動電腦檢查儀器,可即時將病人資料傳送化驗室或其他部門。
記者:梁德倫

新大樓原址為威院的直升機坪,07年開始動工改建,今年6月竣工。醫管局新界東醫院聯網行政總監馮康醫生表示,新大樓樓高12層,若計算兩層地庫合共14層,總建築面積約7.15萬平方米。新大樓內提供約830張病床,包括骨科、外科及內科病房,另又設急症病房、深切治療部及腦神經外科加護中心,但臨床腫瘤科、婦產科及兒科等則仍留在舊大樓內。

新大樓採用無底片放射服務,醫護人員可隨時在電腦檢查病人病歷等資料。

馮康指,身後的微創及內視鏡手術室面積由400多至千多平方呎,較以往寬敞。

加強聯網手術服務

新大樓設有16間手術室,當中設備齊全,有微創及內視鏡手術室,也備有正負壓室設計,可將手術室內病毒及細菌透過不同氣壓差抽走,手術室面積由400多平方呎至千多平方呎,較以往寬敞,即使擺放大型的機械手術臂也不覺侷促。
此外,馮康指新大樓全面使用無底片化,即所有放射檢查服務如X光及電腦掃描等,都會以電腦影像儲存,醫護人員可隨時在病房門外的電腦檢查。每個病房又有流動電腦檢查儀器,可推至病床前連接網絡,即時將病人資料傳送化驗室或其他部門。
馮康指,由於新大樓提供16間手術室,若連同聯網內北區醫院及大埔那打素醫院的手術室,區內的手術室數目提升至33間,可加強整體手術服務。他又指,威院會集中處理心肺外科及腦外科手術,並加強創傷病人的處理。
下月11日開始,內科、外科、骨科等病房,會陸續搬至新住院大樓,院方早前已預演搬房情況,確保屆時不會調亂病人。另外急症室服務將於下月28日搬遷,到時新舊急症室會同時啟用避免影響急救服務。馮康表示,當所有病房及其他服務搬離舊大樓後,會考慮將其改建為兒科病房等服務,預料最快年底開始可以着手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