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終於入市干預,市場人士揣測此舉將令亞洲區內各央行的干預滙市行動變本加厲,從而維持出口競爭力,拖累亞洲貨幣昨日普遍紛紛回落。
由於市場憧憬亞洲經濟較快復蘇,資金近月一直流入區內,令區內貨幣近期不斷向上,其中馬幣及泰銖昨日早段曾升至13年高位。
不過,日本證實入市干預後,區內貨幣應聲從高位回落。彭博-摩通亞洲貨幣指數結束5日升勢,昨最多跌0.23%。當中韓圜、台幣、坡元、馬幣、泰銖、印尼盾及菲律賓披索在亞洲時段全線下滑,跌幅介乎0.13%至0.63%。
聯手出招機會驟增
三井住友首席策略師宇野大介指出,日本出手後,市場憂慮區內央行的干預行動升級,令區內貨幣普遍回軟。AmInvestmentManagement亞洲定息收入及貨幣研究部主管JulianChow甚至認為,日本政府今次的行動將令區內央行聯手干預的機會增加。
事實上,《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新加坡金管局正密切注意事態發展,若果美元再跌至1.33坡元的歷史低位,便會再作出干預。南韓財政部外滙部主管KimYiTae亦於上周表示,在特殊情況下,當局會出招穩定韓圜滙價。
由於出口業向來是亞洲經濟的命脈,故區內央行今年來便一直苦於當地貨幣急速升值的問題。其中,馬幣及泰銖的滙價今年來便已經升值9.4%及7.7%,對當地的出口業以至整體經濟均已構成威脅。
東方滙理駐香港首席經濟師DariuszKowalczyk預期,日圓進一步回落將遏抑韓圜升勢,事關南韓央行會盡力壓低韓圜,以維護該國相對日本對手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