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學生曾經補習,我對補習社的資訊是零。牛王頭升小一,學校功課不多,強調無必要抄寫,講求學生思辨和創新。他變成這八成的一份子的機會不高。
不過,為了滿足八卦欲,我曾經巡過家居附近的街舖,發現補習社的確曾經多過米舖。曾經的意思是,金融風暴後,補習社和食肆雖然提供截然不同的產品服務,一樣倒閉大吉。到經濟好景些,補習社開了不久,又試走佬。這一次,是因為業主憧憬市道興旺,大幅加租。補習社開門閉門,反反覆覆,是我們這個中西區校網的殘酷現實。而米舖是不必再挪來比喻了,問一問九十後,有誰到過米舖糴米?開飯去大字頭快餐店,買米過對面街口7記,加上兩家超市和投注站,簡直可以把你全家的腳毛收集起來編成頸巾了,還去米舖?還需要補……?且慢,補給飲食OK,補數理化通,就非補習社不行了。
補習平均月費只是一千元,比手機無限上網貴些少而已,中產最受落。補習社內裏細分名校區,裝修豪華如Clubhouse的當然是招呼貴族學校子弟。補習社向航空服務睇齊,頭等補,當然優勝過Y艙補。將來見工,豪門補習社是身價象徵。大勢所趨,終身學習要改口號做終身補習了。政治是例外,政客必須終身補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