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明妥協暗惡鬥 - 林和立

中美關係明妥協暗惡鬥 - 林和立

中美關係峯迴路轉,北京上周高規格接待奧巴馬特使,胡總在接見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多尼隆與總統經濟顧問薩默斯後表示願意「進一步發展兩國積極合作全面的關係」。胡總同意一月官式訪問美國,同時中美兩軍表示恢復正常對話。官方新華社更以〈「較勁」的中美為何丟不掉一種「默契」〉為題,間接宣佈從年初開始中美因為台灣、西藏以及黃海軍演而劍拔弩張的情況將告一段落。

兩戰略競爭者缺互信

當然,中美雙方都不願意撕破臉。兩國在經貿的互相依存度有增無已。美國失業率高企在百分之十,奧巴馬急於開發大陸市場,因為增加美國出口是擴大就業的捷徑。而在美國政商界有龐大影響力的跨國企業,包括波音飛機廠、沃爾瑪超市與卡特彼勒工程機械公司等都為了中國市場極力游說華盛頓採取「軟功」跟北京高幹周旋。
另一方面,美軍剛開始大規模撤出伊拉克,奧巴馬需要北京利用它在中東,尤其是伊朗的影響力來穩住伊拉克的局面。華盛頓亦希望剛與朝鮮大獨裁者金正日見過面的胡總承諾防止平壤再向南韓以及日本採取挑釁行動,並盡快重開「六方會談」以達成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
一向吃硬不吃軟的中共高層也有理由為綁緊的中美關係降溫。老美最近拉攏與中國在南中國海有領土紛爭的國家,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答應替他們撐腰跟中國討價還價。而美軍通過與南韓在黃海與日本海的頻繁演習,進一步強化其針對中國的「半月形」圍堵圈。最令中南海智囊擔心的是,一旦美國成功地扭轉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困局,很可能會加緊把航母、核潛艇、隱形戰機等重型裝備調往亞太區以遏止中國的崛起。
但困擾中美關係的癥結是這兩個「戰略競爭者」不具備根本的互信!中共為了保住「永久執政黨」地位,不能不靠鼓動民族主義,務求在國際上壓倒「新美帝」。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際問題專家劉建華最近提出,「美國對華需求的上升和壓制能力相對下降」的大好形勢會持續下去,中國「應抓住美國戰略收縮的機遇」來提升自己的全球地位。胡總雖然口頭上同意在伊朗與朝鮮問題幫美國一把,實際上北京處處利用這些「流氓國家」牽制美國。例如雖然美國呼籲各國凍結在伊朗的生意,但中國僅三大石油公司在伊朗的投入已達幾百億美元。

反中國包圍圈正形成

華盛頓為了保住它龐大的國際地盤與「一哥」地位,勢必加劇與中國針鋒相對。奧巴馬特使離開北京後,美國國防部馬上宣佈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會參加下一輪在黃海的軍事演習。同時美國眼看中國與日本有關釣魚島主權的爭端正在升溫,而中國與印度的邊境糾紛亦不斷惡化,一個空前龐大,以美、日、印為首的反中國包圍圈正在形成!

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