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毗鄰海岸公園的西貢海下灣大量收購地皮計劃發展豪宅的神秘財團身份曝光,發展商是一個日本財團,財團更已在日本的公司網頁上宣佈將在海下灣興建50幢海景豪華獨立屋,並準備預售樓花,預計2015年中落成。環保團體擔心,海下灣會成為較早前大浪西灣被偷步發展事件的翻版,令海岸公園生態受威脅。
環保團體較早前揭發有財團向西貢海下灣的原居民大量收購土地,計劃在海岸公園旁發展豪宅區。發展商身份昨日曝光,原來是日本商人町田真一控制的亞洲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町田真一旗下另一日本公司JHCCapitalGroup,在公司的網頁上宣佈,計劃在海下灣發展海旁高級住宅,在日本國內銷售。
據網頁上的開發概要資料,計劃中的高級住宅區達195,148平方呎,共有50幢3層高的獨立屋,設有私人花園,預計2015年中落成。網頁又聲稱豪宅區位於海岸公園範圍,禁止車輛駛入,風景如畫,也是潛水勝地。
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大埔地政處未有收到上述地區興建丁屋的申請,而地政處亦只會接受新界原居民在指定範圍內的丁屋申請。對於有日本公司在網頁上預售該地區的樓花,地政處並無有關資料。
環境局發言人表示,對於海下灣這類被郊野公園包圍,但未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內的土地,政府現正研究應否把它們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內,或採取其他管制措施。
恐變大浪西灣翻版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表示,不希望海下灣變成大浪西灣事件的翻版,在海下灣大規模發展住宅必定破壞環境,排污亦可能影響海岸公園。如果有人意圖利用興建丁屋的程序的漏洞發展海下灣,地政署必須徹查是否涉及違規。此外,當局亦應將海下灣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任何發展都受規管。
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經理梁士倫擔心,項目會對擁有60多種珊瑚物種的海下及沿岸的紅樹林構成威脅,事件凸顯政府保護鄉郊地點慢半板。
在港置業日人大減
【本報訊】地產代理指出,日本人在香港投資物業的黃金時期是在97年前,之後隨着日本經濟衰退,在香港置業的日本人已大減。
轉為長駐上海北京
中原地產住宅部董事總經理陳永傑指出,日本人在香港置業的高峯是在97年前,當時太古城及康怡花園幾乎變成日本人的天下,原因是日本人重視家庭生活,那區附近有日本百貨公司,生活非常方便,而在港日本人也喜歡聚居在一起,大家同聲同氣。但隨着日本經濟衰退,不少日本在港企業撤走,做中國生意也多直接長駐上海或北京,近年在港置業的日本人已很少。
他認為由於日圓滙價對港元仍屬高企,來港投資豪宅有利可圖,加上不少日本人亦熱愛自然環境,在西貢發展豪宅賣給日本人,對個別日本富豪或有一定吸引力,但相信難以熱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