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公無私」 - 李純恩

沒有「大公無私」 - 李純恩

聊天的時候,不知誰說了一句「大公無私」。
「大公無私」是個偉大的理想,但不現實。在現實中,怎麼可能有一個人,只「大公」,而「無私」呢?
「無」,就是一點都沒有。一個一點私心都沒有的人,還是人嗎?如果要求人「無私」,那是扭曲人性。人不可能沒有私心,分別只在私心的大小。還有是否知道「公」與「私」的分寸。
中國幾十年前有句話,叫作「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今天,這句話大概還可以在中央電視台的「全國新聞聯播」中聽到。這句話,其實就是「大公無私」。一個人活着,是為別人而活,好像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吃飯是為了活命,活命是為了「利人」,調過來說,如果不「利人」,大概也不用活命了。
「大公無私」,也作如是觀。
「大公無私」,是把話說絕了,但凡把話說絕了的理想,多數實現不了。一個人,可以做到「大公小私」,那已經很好很好。我們要求別人,「大公小私」足矣,要求自己,也一樣。
做人,不可能不為自己着想,即使口口聲聲要「大公無私」的人,心裏也有小算盤,就是要讓人知道他「大公無私」。那其實就是顯露私心了。以此推論,沒有一個人是全方位不為自己着想,也就是「無私」的,所以,也沒有所謂的「無私奉獻」。「奉獻」或因信仰,或因崇拜,或因喜歡,兜個圈回來,總會牽扯到私情的。
這麼說,會傷許多人的感情,他們會舉許多「聖人」的事迹來證明我的謬誤。不要緊,在駁斥我之前,先想想你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