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進駐獅城開博雅教育學院 吸納亞洲精英

耶魯大學進駐獅城
開博雅教育學院 吸納亞洲精英

亞洲學生想入讀美國頂級名校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日後毋須再千里負笈康湼狄格州,到新加坡也可以做「耶魯生」。耶魯前天(周一)宣佈計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成立博雅教育(liberalarts)學院,名字叫「耶魯──新國大學院」(Yale-N.U.SCollege)。耶魯登陸,更顯新加坡銳意成為亞洲教育重鎮的雄心。

耶魯有不少海外合作計劃,今次是首次直接冠上耶魯的金漆招牌。新學院學生可自居「耶魯生」,但學位最後仍由新國大頒發,不像紐約大學在阿聯酋阿布扎比(AbuDhabi)成立的分校,連文憑也由紐約大學頒發。

新加坡政府資助

新學院由新加坡政府資助,在新國大校園內建學院,耶魯將佔學院理事會一半席位,共同策劃課程和收生政策,也會主力負責招聘教授。新學院將有1,000名學生、100名教授,預計2013年開幕。
打着耶魯的旗號,新學院將引入耶魯的招牌寄宿制學院和博雅教育概念。學院將附設宿舍,營造密切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透過課堂外活動和同學之間的研討,把學習從課堂伸延到生活當中,學生將在學院寄宿四年。
耶魯的博雅教育,旨在培育文理通才,重通識和批判思維。以美國本校來說,學生可從3,000多門課中選修36門,但規定必須至少修讀一門外語、兩門人文學科、兩門自然科學、兩門社會社學、兩門數理工程科和兩門寫作課。

憂學術自由受限制

雖然香港也有嶺南大學,但博雅教育學院在亞洲仍屬罕見。耶魯大學校長萊文(RichardC.Levin)豪言壯語表示,耶魯透過合作將「為新興亞洲開發全新的博雅教育課程」,一如19世紀在美國推動博雅教育風氣,「深刻影響21世紀的教育」。耶魯高層說,新學院可望吸納亞洲各國各地的精英學生。
建院計劃仍待耶魯最高決策機構投票通過。一些耶魯教職員質疑新加坡政府打壓言論自由和示威,要求校方三思,但耶魯高層聲稱獲新加坡領袖保證新學院可堅守學術自由和開放探究的原則,並指新國大近年跟杜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紐約大學等美國名校搞聯合學位計劃,都沒有問題。
美國《紐約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

話你知:耶魯出5位總統

耶魯大學1701年建校,以人文和社會科學為主,本科中最受歡迎的有歷史、經濟和政治,而音樂、藝術和戲劇系在全美大學中數一數二。
耶魯出過五位美國總統,包括塔夫脫(WilliamTaft)、福特(GeraldFord)、克林頓(BillClinton)、老布殊(GeorgeBush)和喬治布殊(GeorgeW.Bush)。該校亦培養出不少商界領袖、諾貝爾獎得主、學術界名人,例如摩斯密碼發明人摩斯。
耶魯秘密團體尤其著名,其中骷髏骨會(SkullandBones)是秘密精英社團,每年吸納15名耶魯大學四年級學生入會,很多成員之後都是政、商、教育界重要人物,包括老布殊和喬治布殊。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