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3月底本港發生沙塵暴港府被批評應變不足,教育局12年來首次修改空氣污染學校進行戶外活動指引。新指引列明,當空氣污染指數達200或以上的嚴重水平,全港學校需一律中止體育課及運動會;另外,學校應避免進行戶外活動。有校長批評收緊安排後校方欠缺彈性,認為可因應不同地區的空氣污染情況而制訂指引,不應一刀切取消活動。
記者:陳沛冰、倪清江
教育局本周一向全港學校發出空氣污染戶外活動指引。舊有指引表示,當空氣污染指數達201至500的嚴重水平,學校應減少所有學生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並中止在空氣污染地區進行的運動會及體育課。新指引下,若空氣污染指數超過200,便應避免所有戶外活動;並一律中止體育課及運動會等,沒有再劃區,即全港一刀切執行。
指數高逾200日子不多
舊有指引顯示,當空氣污染指數介乎101至200,只針對有心臟病及呼吸系統毛病的學生減少戶外活動;新指引要求校方減少所有學生的戶外活動。
根據環保署資料,本港空氣污染指數高逾200的日子不多,除了今年三月底受沙塵暴吹襲而錄得上限指數500外,只有04及08年第三季,有個別地區監測站錄得高逾200的水平。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表示,教育局12年來首次修改指引,他昨與港島十多名校長會見時,大家都表關注,認為仍有多個問題未解決,例如若放學後或晚上環保署才預示翌日指數高於200,而翌日有戶外活動,在新指引下應予取消。
他認為港島及新界的空氣污染指數是兩碼子事,「例如帶學生去南區海灘活動,天朗氣清冇問題,但新界北受北風影響空氣差,係咪要一刀切停?」他促請教育局安排專家在下月簡介會上,解答學校疑慮。
專家認為出於政治考慮
有呼吸系統科專家表示,目前就空氣污染達致哪一水平才禁止進行戶外活動,未有統一標準,政府不需貿然改指引,估計此舉是出於政治考慮。
該專家又表示,現時大部份有關空氣污染的流行病學研究,主要針對長期病患者;當空氣污染達到甚高及嚴重水平,患者應避免戶外活動。
他稱:「如果去到500或者沙塵暴,正常人梗係要停,但係其他情況,就冇研究話要點做,不過你話避免做戶外活動一定冇錯。」
空氣污染指數下學校戶外活動指引
指數:101-200
出現次數:每年約20天
舊指引:針對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毛病的學生,減少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包括不應參加空氣污染地區進行的運動會等
新指引:減少所有學生的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若舉行運動會等活動,應調節活動強度及時間
指數:210-500
出現次數:過去15年共出現3次
舊指引:減少所有學生的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立即中止在空氣污染地區舉行的運動會等活動
新指引:避免所有學生參加體力消耗及戶外活動,並中止所有運動會等活動
資料來源:教育局
二氧化碳排放的警示
【本報訊】綠色和平成員昨晨在行政會議舉行期間,帶同一個體積與一噸二氧化碳相若的巨型氣球,堵塞政府總部門外,將碳排放形象化地表現出來。該會不滿環境局氣候變化諮詢文件,變相成為核電發展文件,政府借減排之名引入核電,根本全無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該會又邀請特首響應本月22日舉行的無車日,步行上班,至今未獲任何回覆。
孔慶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