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水泥調結構壓產能

內地水泥調結構壓產能

【本報訊】內地水泥行業一直被中央視為須重點整合的對象,工信部日前就提高水泥行業門檻徵求意見,除要求水泥企業兼併重組外,亦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嚴控產能過剩,當中包括將新型乾法水泥比重由4年前的70%進一步提高。
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視員賈銀松表示,新水泥政策會較4年前出台的政策增添科學指標,如能耗、物耗等,還會增加一些指標體系,如單位產品的能耗限額、行業的先進指標等,藉此推動水泥產業結構調整。

添新指標採等量置換

參照舊有的水泥政策,規定水泥企業採用餘熱發電的生產線要達40%,水泥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亦要減少25%。賈氏稱,新政策會在這些指標上作進一步優化,因行業兼併並非簡單地將產能擴大,更要採取等量置換等方法。
內地水泥生產商上聯水泥指出,有關文件要求對水泥年產能力逾人均1000公斤的省分,停止核准新建生產線,故安徽及浙江等水泥大省難有新生產線獲批,文件亦指出,只有在內地從事水泥生產經營3年以上的企業,才被允許投資新建水泥生產線項目,意味現階段水泥業不會有新參與者。
國泰君安認為,江蘇及浙江等省分實施限電,加上金九銀十的供求利好因素,令水泥價格上揚,相信9月及10月的水泥股在節能減產及淘汰落後產能的雙重主題下,可被看高一線,推薦海螺水泥(914)及A股上市的冀東上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