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日本想在東海撞出多大利益? - 李平

盡論中國:日本想在東海撞出多大利益? - 李平

釣魚台撞船事件引發的外交風波,就算中國船長詹其雄現時獲釋回國,也不會就此落幕。日方期望藉撞船在東海撞出更多機會、更大利益,而中方吸取2008年與日方達成共同開發東海協議被指賣國的教訓,正連消帶打,以挽回在東海協議上失去的面子。

民主黨上台衝擊日外交

日本昨日釋放中國14名船員和漁船,是回到理性解決釣魚台問題的軌道上的第一步。對於釣魚台島,中日雙方都宣稱擁有主權,但目前實際上由日方控制,中國大陸、台灣漁民則不時出入附近海域捕魚,日方過往對中國漁船、保釣船及人員通常採取驅趕行動,並未如今次一樣強硬地扣船扣人。
日方改變做法的背景,一是在中方將南海納入核心利益後,美、日分別表達不滿及關注,日方有意加快在東海宣示主權;二是民主黨上台後,日本外交系統受到政治任命的衝擊,過往克制、理智的做法受到挑戰。日本的目的,可能是透過扣船扣人,再以「國內法」予以審訊,創下「法理上擁有釣魚台」的判例,一如兩年前簽署東海協議時,藉中方同意注資春曉油田,在「中間線」問題上創造有利日方的輿論。

東海後續談判只舉行一輪

中日前年簽署東海協議時,宣稱要將東海建設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劃定共同開發的七個區塊,多在日方主張的中間線附近,合作開發的春曉油田更位於中間線西側。
中國外交部堅稱,日方承認春曉油田的主權屬於中國,但日方公開反駁,並聲稱中方同意日方注資春曉,也是共同開發。中共領導層因此被炮轟是賣國,只為了換取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兩年多時間內,日本首相已三度更迭,中日有關東海協議的後續談判只舉行了一輪。新一輪談判原訂本月舉行,但北京藉釣魚台撞船事件宣佈押後談判,日方隨時可能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不只在釣魚台未撞出新的利益,反而在東海問題上被已有警覺的中方將一軍。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