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8月份通脹升溫,主要由糧食價格帶動。糧食價貴,原因眾多,包括天災頻仍、農地因城市化減少,以及需求隨着經濟增長而持續上升等。糧食漲價對食品股有利,雖然成本或許增升,但市佔率高的品牌大企業,往往能轉嫁成本,中國糧油(606)正是其一。
中糧是內地最大的糧油進出口公司及食品生產商,業務包括油籽加工、大米貿易及加工、生物燃料及生化、啤酒原料和小麥加工等5大項。今年上半年,集團業績不俗,營業額增15.7%至226.8億元,盈利則增28.3%至13.2億元,等於去年全年盈利的67.7%。
產能擴充 增長加速
5大業務中,油籽加工仍然貢獻最大,期內溢利16.05億元,同比增長143%,佔整體經營溢利69.7%。由於飼料價漲,油籽壓榨利潤率提升,再配合產能增加,因而有可觀增長。
生物燃料及生化業務期內經營溢利4.92億元,增長63.9%。期內燃料乙醇銷量和收入均有穩定增長,而生化業務營收大增56%,主要因為甜味劑價格上漲,以及去年收購的資產帶來全期貢獻。
管理層指出,中糧未來的增長點在於產能擴充,部份新建項目可望於本月或下月投產。集團的油籽壓榨、精煉產能現時分別為558萬噸及183萬噸,預計明年底時,產能分別可達1038萬噸及351萬噸,大增86%和92%。
保守估計,中糧全年賺29億元,增長48%,因早前配股,每股盈利攤薄至0.71元,增長仍達37%,預期PE不過14倍,明年新產能相繼投產,增長會更快,PE更低。
中糧另一吸引之處,是很有可能獲得母公司注資,兩個月前中糧已配股和發行CB集資,若有併購重組,資金不成問題。母公司中糧集團正計劃將部份食品業務注入在港上市的子公司,方便麪「五穀道場」是注入中糧的其中一個熱門項目。日前市傳中糧有意出售乙醇業務,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可能是好事近矣。
5月中至今,中糧營造圓底,股價昨日觸及頸線10.30元,蓄勢待發,一旦確認突破,量度升幅目標可達12.80元,短線潛在升幅逾25%。
買賣策略:10.36元或以下買入,目標12.80元,跌破9.50元止蝕。
邱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