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統計局狼來了? - 丁世民

暢談滙債:統計局狼來了? - 丁世民

「成也中國、敗也中國?」內地發表任何重要政策或經濟數據,倘若與市場預期出現一定程度落差或意外,非但對亞洲市場有極大影響,對歐美市場亦起着舉足輕重的決定性。最新形勢乃歐美的金融、滅赤、改革政策及基本因素各範疇,皆問題多多,要踏上復蘇之路談何容易。但中國、亞洲及南美洲等新興市場,復蘇勢頭強勁,通脹威脅更較預期來得快速,不少亞太區及南美洲央行已早於去年末季開始加息,或採取其他收緊貨幣政策。
現時基本因素的關鍵,在於歐美與其他新興市場間的嚴重失衡,似乎已被市場視為無關痛癢,對環球的復蘇前景恢復信心。故此,所有高風險資產市場,在新興市場已出現屢創歷史新高水平,及環球平均息率仍處於超低水平下,先後造出異乎尋常的9月份升勢。昨日所有股滙商品市場,受惠於內地勝市場預期的經濟數據,包括並沒有令市場憂慮的3.5%CPI通脹數字;但最令市場釋除疑慮的,乃國家統計局提早選擇在周末發表數據,曾掀起加息或提高存款金率疑雲。

大市表面俏實際存隱憂

現在短線疑慮彷彿完全消失,巴塞爾III條約新例,即要求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及一級資本比率倍增,但期限為2019年1月,市場認為那是老遠的事情,基本上可以置諸不理。
既然歐美疲弱情況,有中國及其他新興市場的強勁提振,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民主黨亦會在中期選舉落敗前,再推出刺激經濟方案,那市場看來經已沒有壞消息可以左右大市!
表面上看來確實如此,但實際上市場風險經已越接近高危地帶。除全球現在分為盛衰兩大陣營,出現嚴峻分歧外,投資市場內亦出現隱憂。上周澳洲及南韓央行均決定不加息,這暗示強勁增長背後,仍然存在頗多問題,只是市場資金充裕,無暇細思而已。此外,投資市場倘若前景秀麗,為何日圓及瑞郎依然高企?美元若走勢疲弱,金價為何仍未見突破?內地提早公佈數據,果真是狼來了那麼簡單?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

王良享、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