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及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熱心教育事業,於任內大力策動教育改革,新猷不斷推出。可惜的是兩位都未有顧及前線教育工作者所承受的巨大壓力、不肯體諒他們的困境,用的是監管操控手段,耍的是分化抹黑策略、說的是霸道凉薄說話,一意孤行地推行政策。
兩位教育局前高官的做法相繼掛冠而去。特區政府把擅於拆彈的孫明揚由房屋及規劃地政局調來教育局,統領教育事務,大抵是不想再在教育界引起震盪,再激發如當年一般的教師萬人大遊行。而孫公上任以來也不辱使命,雖然未能盡解前線之困,但也見彈拆彈;與前線關係雖未盡如意,但也於低調中、微調下,相安無事,是前任李羅統領下從未出現的教育界和諧期。
大發謬論質疑小班成效
可惜的是,最近孫公於中學縮班殺校這個議題上失手連連,不但重蹈李羅覆轍,還暴露了他不懂教育的致命傷。李羅年代,把小學界的縮班殺校「事業」操弄得出神入化,引入基準試抹黑教師、推出自評外評制度監控學校,前線工作人員盡是人心惶惶、朝不保夕的心境。「大躍進」及「文革」式的教育政策把教育界推入了前所未見的黑暗時期,教師工作壓力瀕臨爆煲階段,二十多位教師輕生、患上抑鬱焦慮症的日益增加,禍延學子。
孫公上場,於二○○八年處理中學殺校危機,二○○九年微調教學語言政策,也懂得與業界共商、尋得解難方案。不幸的是,本年度孫公一反常態,殺校的意欲堅定,前線給予的專業意見不獲接受,不肯趁適齡學童人口下降而於中學推行小班教學,還大發謬論,質疑小班教學的成效。
營商心態處理教育事宜
二○一○年九日五日,孫明揚於教育局網頁「局中人語」發表〈小班教學是救校良方?〉一文,混淆視聽之餘盡顯非專業的弱點,引起教育界的不滿,眾多教育團體群起而攻之。小班教學在全球各先進國家推行已久,優點及成效在專業文章和論述觸目皆是,此處不贅。本地教育界也有共識,認同小班教學優勝之處,並於小學開始推行。孫公理應明白業界對教育質素提升的關注,大家都盼望藉人口下降的契機於中學推行小班教學,可惜的是孫公只顧錙銖計算,妄言「小班教學」並非「救校良方」,轉移公眾視線,為了殺校便連「小班教學」這提升教學質素的政策也一併當污水倒掉,政治考量凌駕教育理念,以營商心態處理教育事宜,是否一位掌理教育的官員應有的思維?
孫公仕途順風順水,自一九六六年加入政府工作後,由政務主任扶搖直上至一九九一年獲晉升為局長級。服務多個部門,包括民政署、市政總署、徙置事務處及環境科、運輸署、政務總署等。亦曾借調到行政長官辦公室工作,出任政策統籌局長,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等重要職位。以孫公身經百戰的官場經驗,相信不會於退休前晚節不保,掀起教育界的大震盪,把特區教育弄垮吧?
韓連山
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