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世民到上海去參觀世博。
孫柏文說:「世博是留給那些沒有機會搭飛機的人,去見識世界,你去搞甚麼?」無錯,有些地方,無論如何我們都不來去,遊世博過一下癮就算了。世民在眾多展館當中,花了最多錢的一個館就是朝鮮:總共一百大元,買了兩本金日成文集,資助朝鮮人民的反殖革命。
在世博見識了幾十萬大陸遊客擠擁在一起的奇景,夜晚在新天地旁,見到在第二間準備開業的蘋果店,心中不期然想:「這麼快便在上海連環開兩家AppleShop。如果可以成功打開這個缺口,Apple又拋離其他對手一大段距離。」
多讓同胞體驗為上策
大陸這個市場,一種產品的影響力要擴散到大眾市場,路徑似乎比其他地方的更可預計。說到底,當一個地方貧富差異大,主流中產階層的意識,又未完全定形,對做Marketing的人來說,空間特別大。只要城市裏的高消費群受落,基本上就等於「時尚」,很容易讓momentum延續下去。Apple在上海落腳,順理成章;尤其是當這個地方根本沒有其他「時尚」的零售點,AppleShop的文化震撼很快便會有迴響。世民有理由相信,AppleShop的人流可以媲美世博沙地阿拉伯館。
當然,太過強勢的定位和策略,有時候又會牽起本地人既崇外又排外的矛盾心情。去年,世民業餘教授媒體經濟學的時候,就有一位同學用iPhone在大陸的遭遇做研究題目。說到底,Apple由Mac到iPhone到iPod和iPad,都是自家OS的封閉環境,還有AppStores和iTunesStore,現在再加上iAd、GameCenter等,更是衝着現在大陸裏各個小壟斷而來。Apple要等待時機成熟,可以全方位八面威風,恐怕有排等。所以最好策略,還是像搞世博一樣,讓多點大陸同胞見識一下甚麼是蘋果體驗。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