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局長邱騰華上場後高姿態關注氣候變化,由公帑注資的環保基金撥出542萬元給思匯政策研究所,本年底舉辦C40工作坊,讓各城市交流對付氣候變化心得。有環保團體質疑,滙集城市首長的工作坊應由官方舉辦,如今卻委託思匯,效果成疑;港府揀選主辦團體時沒公開招標,有私相授受之嫌。
記者:白琳
由40個關注氣候變化城市組成的C40,除了大型峯會,每年各成員城市也會舉辦工作坊。思匯與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今年底合辦香港首次C40工作坊的消息傳出後,引起環保界譁然。
「冇理由唔公開招標」
有本地綠色團體骨幹成員向本報投訴,以往政府會相約多個環保團體一起討論新計劃,今次完全不公開透明,「今次冇理由唔公開招標,呢啲活動由智庫去搞,好多人覺得好奇怪」。他又指,近年思匯與政府關係越見密切,思匯行政總監陸恭蕙更發表文章支持港府環保政策,「冬姨(廖秀冬)時代,佢同陸恭蕙冇偈傾。邱騰華一上場,情況完全改變。咁樣批個工作坊畀佢,會令人有私相授受、益自己人嘅感覺」。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張韻琪認為,港府不牽頭舉辦工作坊,擔心討論成果不被政府採納,淪為做騷,「用民間團體名義請其他城市首長,人哋肯唔肯嚟?」她又指,雖然環境局參與監察籌劃工作坊的督導委員會,但開會次數極少。
談電動車及綠色建築
環境局回應稱,工作坊構思來自思匯,環保基金委員會審議時已充份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工作坊能否提升香港的綠色城市領導地位及申請機構是否具備良好經驗等。
陸恭蕙向本報澄清,她是C40高級政策顧問,環境局有興趣舉行工作坊,才接觸思匯,局方決定主題為電動車及綠色建築,「相信構思係指,點樣做、點樣傾,咁的確係我哋負責」。
她又指,思匯獲政府建議向環保基金申請撥款,過程漫長,基金委員有環保界代表,「好難講話冇人知囉」。
陸恭蕙暫不方便透露參加城市數目,「好多都話想嚟,有啲選舉完先答到」。督導委員會曾開會兩次,分別於1月尾及7月初,「每次C40秘書處都喺倫敦飛出嚟,時間要就番佢。我哋每個禮拜同佢傾好多次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