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活地亞倫智囊團成員,或者是有告枕頭狀特權的宋氏後人,聽到卡拉布奧妮慘被飛起的謠言,一定不惜where爛塊面做衰人,落井下石順水推舟:對呀,站在為影片前途着想的立場,實在應該借頭借路炒咗佢。就算她的水銀燈第一次精湛到穩得奧斯卡,宣傳價值已經在拍攝期間用完,專業及業餘狗仔隊水洩不通埋伏現場,連總統黑面探班都攝入鏡頭了,還能在花絮版變得出什麼把戲?反而導演苦瓜口面開記者招待會有話題性,梨花帶雨痛悔自己有眼無珠,以為具豐富天橋經驗的美女個個都是MaggieQ,結果拍了的菲林沒有一格可用,不惜超支也要另外找演員重來,翌日一定隆重登上娛樂頭條,網上點擊次數霎眼突破千萬。
相信我,以「翻生瑪莉安東妮特」近來的人氣趨勢估計,他日影片公映銀幕上貴妃芳蹤杳杳,肯定不會造成罷看風潮,憑「二三線姐仔都做得好過第一夫人」的口碑,買票入場的觀眾只會更加踴躍。萬一薩科齊那鋪護花使者癮發作,蠢到頒下禁映令,那就正中下懷,法國人最喜歡展覽民主自由,事無大小上街遊行,一旦有人敢動最受尊敬的第七藝術一根汗毛,知識份子、工會領袖、清潔阿嬸還有碧姬芭鐸,會不敵愾同讎馬上誓死捍衞嗎?
殘酷?啊,搞宣傳從來不是請客吃飯─雖然請客吃飯也是公關公司的例牌活動─至緊要心狠手辣物盡其用,六親認了一親都有功敗垂成之危。所以《午夜巴黎》出光碟,花紅必須完整收輯布奧妮三十二個NG鏡頭,像芭蕾舞孃大演功架的三十二次原地打轉,缺少一個金睛火眼的消費者也要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