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孫明揚文章反對小班的理據,主要集中在成效及資源兩大層面。他指,海外研究已證明,小班教學成效在小學階段早期較為重要,但效用會漸次減退。另一方面,推行小班亦會增加中學界別整體開支,可能因此被迫削減其他教育或公共服務資源。教協教育研究部主任葉建源昨形容,孫明揚有相關言論「不可思議」,指孫對效能遞減一事有所誤解,隨着人口下跌,教育局將省回近40億元,該款項將可全數用於小班教學上。
學生減 年慳2.6億
葉建源指現時普遍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及法國,公立初中每班平均人數約24人,瑞士及冰島等更少至19人。外國研究文獻有關小班效能遞減的結論,與香港情況並不相同。他說:「人哋講緊由20幾人減到10幾人,但我哋係由近40人減至20幾人,根本好難作參考。」
有關資源問題,張文光指,以現時每名學生平均單位成本4.1萬計算,今年學生減少約6,400人,省回的成本已有2.6億,隨着人口不斷下跌,至2016年累計近40億元。張文光指:「筆錢用晒喺小班係應該足夠,完全唔出現所謂額外資助。就算行所謂兩班開班,政府每年都係補貼一億,根本唔使做到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