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內三次召見日本駐華大使,而且召見的官員級數越來越高,從外交部副部長到外交部長楊潔篪,再到等同副總理的國務委員戴秉國,北京政府對今次日本扣押中國漁船及船員事件可說非常重視,姿態也擺得越來越強硬。若果短期內中日雙方未能循外交及政治途徑妥善解決問題,緊張對峙情況勢將不斷升級,中日雙邊關係固然會受到嚴重打擊,東北亞地區的局勢更會變得不穩定及危機四伏。
釣魚台列島主權問題幾十年來爭議不斷。兩岸政府一再表明釣魚台是中國固有領土,不承認日本擁有島嶼的主權。日本方面則堅持擁有主權,並不斷以各種手段強化日方對列島的擁有權,包括在島嶼興建政府設施如燈塔,並加派邊防巡邏船隻在附近游弋,阻止其他船隻接近。若果雙方特別是日本政府對主權爭議採取較務實、靈活及模糊的態度,不採取單方面行動激化矛盾,釣魚台主權問題大可以待時機成熟或雙方關係有重大突破時再逐步解決,不用急於一時,更不用逼得雙方都下不了台。
可是,日本政府無視釣魚台主權有爭議這個基本事實,一再以強硬行動展示實質主權,迫使中國官方及民間不得不回應,不得不提出高調的反擊。就以今次扣留中國漁船、漁民為例,他們不過是在附近水域作業的一般民眾,既沒有從事間諜或軍事活動,也不是有甚麼政治企圖,更沒有對日本構成甚麼損害及危險,日本政府及執法部門根本不需以強硬手法對付及拘留,只是簡單扣留及警告就應釋放讓他們返回中國。
誰知道日本卻選擇小事化大,把敏感的政治外交問題變成硬崩崩的法律與執法問題,堅持要以國內法程序處理事件。這樣的做法不但令事件拖延日久,難以迅速冲淡及解決;更變相強迫兩岸政府接受日本擁有釣魚台的主權及執法權。對歷來強調擁有釣魚台主權的兩岸政府來說,這口氣不可能吞得下,這樣的霸王硬上弓手法不可接受得了。結果,中國政府只有硬碰硬,把問題不斷升溫,迫使日本政府正視爭議的嚴重性及敏感性,希望促使日本政府改變態度。
要是日本方面還不採取實際措施淡化矛盾,要是日本方面還堅持要審訊中國漁民,不肯盡快放船放人,中國民眾及政府肯定會把反對日本的行動升級。民間固然會採取一波又一波的抗議行動,兩岸政府特別是中國政府為了表明不接受日本對釣魚台的主權,為了保護中國漁民及船隻的安全,肯定會加派有軍事裝備的巡邏船、邊防船隻到釣魚台水域巡航,甚至可能會派出軍艦巡弋,展示實力及威懾力。當兩國武裝船隻近距離相遇時,擦槍走火的危險將會大大升高,東海、東北亞航道因此而變得不安全、不穩定,這對中、日兩國及整個亞太地區都是有害無益的。
目前的最重要的是令事件降溫,讓爭議不再升級。而要令事件降溫,關鍵還是日本政府首先放人、放船,讓事件改由外交、政治途徑解決。繼續司法程序,繼續拘留中國漁船漁民只會令雙方都沒有轉寰的餘地,只會令死結越纏越深!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