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是一個常見、可致命但也可預防的問題。低血糖症的成因有很多,但由藥物引起的低血糖是最常見的原因。最常導致低血糖的藥物主要是用於糖尿病病人的口服降血糖藥如gliclazide、glipizide、glibencamide、glimepiride、nateglinide和repaglinide。這些藥物的藥理是透過增加胰臟對胰島素的分泌以達致降血糖效果。這些藥物必須配合飲食服用才能達到健康的降血糖效果:一般建議於用餐前服食,這樣當藥效發揮時也正是身體血糖較高的時間。
服食過量或致休克死亡
可是一旦服食過量藥物或忘記晉餐,藥物便會將血糖降得過低,令病人出現手震、心跳加速、四肢無力、飢餓、暈眩等不適的感覺,如果延誤治療,嚴重者更會休克,甚至會造成死亡。
糖尿病病人是出現低血糖症的高危人士,特別是食無定時的上班一族,吃藥不吃飯的情況更常出現。要預防低血糖症,最重要的是依時服藥和晉餐,如果無法依時晉餐,就應更改服藥時間以配合飲食。服用降血糖藥人士應隨身帶備少量糖果,餅乾或果汁,當低血糖症先兆出現時便可為身體作快速的糖份補充。
此外,口服降血糖藥屬於高危藥物,被兒童或是健康的人誤服皆可引致嚴重的低血糖反應。所以貯存藥物時應小心將藥物存放於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撰文: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資源中心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