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CPI只漲3.5% 提早發佈疑慮除內地通脹未過猛難加息

上月CPI只漲3.5% 提早發佈疑慮除
內地通脹未過猛難加息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提早昨日公佈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度令市場忐忑不安,惟揭盅後只按年升3.5%,雖屬22個月以來的新高水平,但增幅符預測,周末披露行動被經濟分析師及市場人士認為屬反高潮的「虛驚一場」,最新CPI數據亦暫緩外界憂慮短期內會加息的壓力。 記者:劉美儀

8月份CPI按月增長0.2個百分點,是08年10月以來最高;期內食品價格按年上漲7.5%,非食品價格漲1.5%,消費品價格升3.8%。
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分析,8月CPI增幅主要是部份農產品價格上漲造成,漲價貢獻佔比達七成,期內糧食價格按年升12%。

實現全年3%可期

但盛來運指出,今年糧食總體供大於求,從7月份以後的翹尾(滯後)因素逐步回落看,若後期管理得宜,全年實現原定的宏調目標,即CPI控制在3%水平以內還是可能的。
對於周末公佈經濟數據引發市場諸多揣測,盛來運重申,是次仍維持每月11日公佈數據的做法,主要應公眾要求,盡可能縮短數據生產與發佈時間,盡快向各界分享調查結果,「沒有其他的意思」。
東亞銀行(023)首席經濟師鄧世安認為,昨日公佈的物價數據,大體上與市場預測相符,特別是CPI非常貼近普遍估計,可令外界暫時放下通脹重臨的「心頭大石」,亦令早前眾多揣測變成「虛驚一場」。
今年首8個月,中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約14.1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4.8%,比首7個月回落0.1個百分點。固投數據雖呈緩慢下降之勢,但與前日公佈中國出口增幅回落的口徑一致,鄧世安相信,降幅屬緩步下調,而非「插水式」下滑。

內地8月份消費價格指數創22個月新高,主要是由農產品價格上漲帶動。 新華社

貨幣政策料保持不變

對於內地息率前景,他認為,待確定美國經濟會否陷入雙底衰退,以及內地工資上升會否拉動通脹浮現前,相信中國的貨幣政策會按兵不動,暫不存在加息可能,料至第四季度新數據公佈後,形勢會更明朗。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表示,內地8月份CPI增幅升至22個月新高,主要受食品價格拉動,但增幅符市場預期,相信未來一段時間,當局會維持目前適度從緊的信貸政策,惟進一步採取更勇進收緊措施的可能性亦很低。
交通銀行(3328)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認為,下半年經濟形勢並不悲觀,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會回落,但不會快速下滑,未來宏觀政策只須維持穩定,適度微調,年內毋須加息。
內地信達證券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景德亦認為,昨日公佈的數據大多屬預期範圍內,不會對內地股市產生影響,相信目前中國加息的可能不大,而且加息與否不應單看CPI一個指標。
另外,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向道瓊斯通訊社表示,長遠計,中國期望人民幣滙率可在反映實體經濟需要狀況下,更自由浮動,但此舉並不意味滙率政策應該或將會出現急速的轉變。

8月份內地經濟主要數據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按年變幅:+3.5% 首8個月變幅:+2.8%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
按年變幅:+4.3% 首8個月變幅:-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按年變幅:+13.9% 首8個月變幅:+16.6%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
按年變幅:- 首8個月變幅:+24.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按年變幅:+18.4% 首8個月變幅:+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