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亞股回調 牛市未改勢

暢談富論:亞股回調 牛市未改勢

亞洲股市自去年3月以來的強勁升幅,持續引發投資者獲利離場,加上歐洲信貸危機爆發,導致今年來亞股表現乏力,以美元計算,摩根士丹利亞洲除日本指數在8月份下跌1.1%,累計今年首8個月僅微升0.9%。我們認為,近期市場反應過度,而且政府推出措施令經濟增長放緩至更具持續性的水平,可能在短期內被市場誤認為經濟硬着陸。對投資者而言,重要的是理解亞洲經濟增長為何可能於未來數月放緩,及明年前景如何?

增長持續 不虞硬着陸

有鑑於世界各地政府持續為經濟體注入大量資金,我們相信環球經濟「二次探底」的機會不高。以近期數據來說,許多亞洲國家均錄得異常強勁的增長。中國次季經濟增長雖較首季的11.9%放緩,但錄得10.3%仍令人驚嘆;上半年印度、韓國及印尼的GDP增長率,亦分別接近8%、超過7%及達至6.2%。
不過,由於歐美經濟前景參差,而且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金融管理機構均在密切控制經濟過熱的風險,下半年可能無法保持近期的增長勢頭。我們認為,為中國樓市及借貸增長降溫屬明智之舉,許多分析師亦預期中國第三季增長將放緩至更具持續性的8至10%。
根據我們的研究,亞洲經濟增長較可能隨着V形復蘇而恢復正常,若剔除不能預見的影響因素,預期明年可維持增長趨勢,並在隨後數年保持相當強勁的增長。儘管經濟增長很可能來自於本地消費及區內貿易,而非出口至歐美,但我們認為歐洲與北美經濟低迷,意味亞洲將繼續受惠於強勁的資金流入,故可將市場正在討論的亞洲「硬着陸」,視為投資亞洲各類資產(包括股債和貨幣等)的契機。
亞洲國家經濟成長動能依然強勁,依據歷史經驗顯示,亞洲股市進入熊市時多出現兩項特徵──企業盈餘估計面臨大幅下調,以及股價過熱。然而目前市況並非如此,亞洲企業的盈餘預估仍處上升循環,而摩根士丹利亞洲除日本指數市盈率僅16.4倍(截至7月31日),比1年前的20.2倍(截至09年7月31日)還低。因此今年來市場偏弱的表現,應可視為長期牛市中必然會出現的回調與修正。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