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長沙灣公屋李鄭屋邨二手價也要近200萬元,馬鞍山耀安邨以207萬元之高價成為二手公屋王,政府很難再坐視不理樓市之瘋狂,但亦不應胡亂出招。為政府出謀獻計的有識之士不少,其中有提議由投資移民政策入手,原因是社會上普遍認定是內地熱錢炒高樓價,而據統計03年推出有關投資移民政策至今,逾7400人獲批來港,當中擁有外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籍人士佔約八成。
不宜限制移民投資地產
而投資移民投資於房地產的比例,今年上半年佔41%,金額達44.62億元,由此觀之,要遏止樓價不大幅飆升,從投資移民着手,不無理由。
現時的投資移民政策,海外人士只要在港投資滿650萬元,不管賺蝕,都不能抽走資金,便有機會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有建議將投資門檻提高,這點筆者頗為贊同,樓齡26年的李鄭屋邨也要200萬元,650萬元又怎算得上是門檻?
不過,亦有意見認為,香港樓市很大機會是由內地豪客「掃高」,故政府可參考內地「內銷房」的政策,在批地時,部份土地在樓宇建成時限售予三粒星港人,甚至不准許非港人購買,筆者對這個建議頗有保留。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應該是滙聚全球各地資金來港投資經商,若他們限制投資房地產,這並不公平,亦削弱來港投資的吸引力。
不少城市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均虎視眈眈,任何對投資移民的限制,都非「好客」之道,無疑是有損香港自由經濟的優勢。恐投資移民炒高香港樓價,大可在稅項、銀行按揭成數及反洗黑錢等其他方面下工夫來防範,沒必要損害國際金融中心、自由經濟體系的名聲。
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