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裏談宇宙,有趣、有詩意。
物理學家說話講證據、忌誇張,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朱明中,一板一眼解釋Discovery頻道節目《史蒂芬霍金特集》所說的宇宙萬物起源、時間旅行以及外星人。聽的人,思想飛到九霄雲外。
「宇宙最初只存在氣體,因為氣體出現不均勻、缺陷,導致銀河系、恒星、太陽以至人類嘅誕生」。存在少少差異,令生命誕生,在物理學者眼裏,「好靚,亦好奇妙」。而宇宙也會令人有恐懼的感覺,朱明中說愛因斯坦90年前在廣議相對論中相信宇宙有黑洞,結果約20年前,人類真的證實有黑洞。「喺我哋嘅銀河系中心,有個好大嘅黑洞,它跟我哋相距二萬六千光年,太遠,我哋唔會被吸入去。」黑洞能吞噬萬物,幻想掉進去就夠可怕了,但詩意的是,黑洞也有這麼一點,是宇宙的終結,「黑洞中心有個點,叫Singularity(奇點),密度無限大,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係宇宙嘅終結」。一天的終結,一年的終結,夠人欷歔,去到宇宙的終結,一切走到盡頭,悲歡離合,在這裏算甚麼?
「我的一秒跟你的不同」
中一時候參加天文學會令朱明中愛上看星,最後更愛上天文學,現在從事天文學基礎研究。物理教授寫詩寫小說有情有理,不會矯飾?「我哋只會計數看實驗,寫詩寫小說要有文字工夫,我不會寫得好」。但他很喜歡由科幻小說拍成的電影《Contact》(接觸未來),原著作者是天文學家CarlSagan。書中人物找到製造「蟲洞」方法,穿越蟲洞,就能去到另一個星球,跟外星人接觸。
科學家相信蟲洞存在。最新科學理論說,時間與空間都可能有細小得看不見的裂縫,是蟲洞的一種,它讓人回到過去,也可以走到未來。問題是,我們還沒有找出裂縫以及穿越裂縫、遠走他方的辦法。按愛因斯坦相對論,時間也是相對的,「我的一秒跟你的一秒不同」。理論上,我們好難回到過去,但肯定可以走到未來。朱明中說,走得快過光速,就可回到過去,「但物理上,我哋未能令粒子快過光速、看得到以前」。但我們乘高鐵,已是走到未來:「以高鐵一小時行走三百公里速度計算,我哋每秒可以走到十萬億分之一秒的未來,係好少好少嘅未來。」若果我們能比高鐵走快一百萬倍,一小時走三億公里,每小時就能去到約兩分鐘後的未來,24小時就可以去到一小時後的未來。
「霍金都信會有外星人」
飛越遙遠的未來未能實現,但外星人存在的機會率卻很高。教授認為:「霍金都信好大機會有外星人。喺宇宙137億年歷史裏面,地球所屬嘅銀河系,有超過一千億個太陽,銀河系以外又有超過一千億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有行星,出現與地球環境相類的行星機會極之高,而行星中有水有物質,有生物,有外星人,並不出奇。」
但朱明中對外星人來訪地球存疑,「最近一、二百年有冇嚟過好難講,好多飛碟唔知幾多係真幾多係假?」萬一我們與外星人相遇,怎辦?「我不建議走,佢哋咁叻,走都冇用。」如果外星人比我們蠢呢?「咁你更應該友善咁同佢玩吓啦。」
《史蒂芬霍金特集》將於明天在太空館上映,節目三個單元足本將在9月19日及26日(星期日)晚上9時在香港Discovery頻道播出。
記者 冼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