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發水樓害死香港 - 何熊輝

樓市風雲:發水樓害死香港 - 何熊輝

發水樓的問題,纏繞香港多年,而港府一直對此問題談而不改,姑息發展商不斷發大可售樓面,以榨取港人樓奴的血汗供樓錢,至於港府亦坐地分成,再加上任由發展商自行訂定賣樓多寡的勾地表制度,藉以控制巿場供應量,這樣畸形的環境下,個個發展商都成為本地首富行列。
政府豁免樓面的方法,原意是鼓勵發展商多建質優的住宅,環保露台的設計,就是希望新樓多建些通風設施。政府為此將該等樓面豁免入可建樓面內,不過發展商多謝都無句,就將露台面積全計入可出售面積內,以一個巿區新盤35方呎的小露台計,巿值高達30多萬元,這樣一個大禮是政府明送的。

建議發水上限10%內

最令人詬病的,是將會所面積全數計入可豁免興建樓面,就這樣的安排,一個中型發展項目,就可輕易多出以萬方呎計的可出售樓面,倘可以選擇的話,相信不少業主不願要這些要付錢的會所設施。
國內的做法可能比香港更為合理,因為這些露台,出售面積只可計一半,就這樣的簡單安排,既可達到鼓勵興建環保住宅的目的,又不致於對發展商過份厚待。
基於發水樓無法律規限,故發水程度最少都有三成,最多去到九成也不罕見,容許這些事情繼續下去,港府很難擺脫官商勾結的惡名。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將發水程度定在一成內,至於可豁免面積只限走廊及電梯面積,其他項目要計算入豁免項目內,要個別申請。
何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