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台灣回來。這幾年一直關注WiMAX這所謂「4G」的無線寬頻技術在台的發展,今年終於開通,體驗過其速度、覆蓋和應用,不能不問為甚麼香港沒有?
分別是,台灣政策上銳意發展WiMAX,為了配合其高科技產業,從相關晶片、電訊設備、終端儀器甚至手機等的設計和製造。香港的技術中立監管政策,總之頻譜價高者得,其他的就「市場主導」。當3G發牌時,有科網熱潮帶動還好,高價投了回來還算盡快推出市場,到現在取得了4G頻譜的卻是3G營運商,無意推出更快的服務,以免「自己打自己」。
很多人說WiMAX不行,連Intel也燒了鬚,最好不碰,等下個標準LTE為上。這只是自圓其說。
首先,Intel一廂情願要把WiMAX注入晶片層面,無法成功與這技術在裝置和服務層面發展,並不代表WiMAX科技有問題,事實上WiMAX已在美國廣泛應用。
至於LTE則名副其實,是LongTermEvolution,卻變了3G營運商的LongTermExcuse。在美國和台灣等地的規劃,WiMAX正好成為LTE的最佳過渡技術,最好是把它拿來用,不是把它跳過。跳過了它,消費者要舊技術,少了選擇,業界也少了獲得經驗的機會。
當筆者拿着幾部手機、iPad及筆記本電腦,透過4G在台北快速地上網,才想起外國朋友在港五星酒店投訴Wi-Fi訊號微弱,我們的電訊基建優勢,是否已靜靜地流失了?
莫乃光
宋漢生、莫乃光及高絲專欄將每周輪流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