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上海第一人民醫院用進口針劑「阿瓦斯汀」(Avastin)治療眼疾,導致近百患者眼睛紅腫發炎,有內地媒體指其中55人失明,但上海衞生局否認事件,並禁止當地媒體採訪。本港眼科專家指,該藥物在全球使用治療眼疾已多年,未聽過發生如上海這次如此嚴重的事故,懷疑是藥物在分裝或消毒過程出問題。
上海官方的解放網引當地《東方早報》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數十位眼疾患者,近日因注射阿瓦斯汀出現眼部不適;截至本周三(8日)晚約有70、80名眼疾患者都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等現象,其中55名患者失明。醫院正對事故原因調查,同時對注射試劑進行化驗。對嚴重失明患者,院方並安排四名專家對他們進行治療。
事件引起中外媒體廣泛關注,但上海衞生局昨午澄清,指目前沒有病人因眼科注射失明;截至昨日上午,有61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入院,並稱現有56名患者病情好轉。不過,有上海當地媒體記者在微博上透露,此事故曝光後,上海當局立即封鎖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病房,並禁止記者採訪。國家衞生部發言人表示已獲悉此事,正在進行調查。
據上海記者透露,多數病人此前曾注射有關藥物都未出問題,這次都是注射後當晚即出症狀,眼睛充血腫痛、視力模糊,被診斷為眼內炎。出事患者年齡最大80歲,最小才10多歲。消息指,該藥物開封後要一次用完,但由於眼內注射用量又微,故院方通常是約一批患者共同享用一支藥,每次每人藥費180元人民幣。
疑針筒消毒程序出錯
本港眼科執業醫生協會會長周伯展對記者稱,該藥物雖然最初發明是為醫癌症,但後來被用於治療眼底病已有五年,效果亦相當好,但從未聽講過發生像上海這次如此嚴重的事故。他認為,事故很可能與藥物在分裝過程,及針筒消毒程序等做得不足,導致感染有關。
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則表示,本港醫療當局必須慎重處理目前針對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患者的藥物治療安排,以防止同類事件在港發生。
上海解放網/本報記者
Avastin醫癌藥治眼疾
Avastin(內地譯阿瓦斯汀)(圖)是一種抑制血管生成發揮抗癌作用的新藥,是現行幾種抗血管生成製劑之一,可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生成。近年研究表明,該藥在治療眼部新生血管性以及滲出性病變中,療效顯著。它由瑞士羅士(Roche)藥廠生產,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在美國上市。中國是今年4月才獲批准進入中國醫療市場,但內地眼科醫療界早在三年前已開始在臨床使用該藥,主要是通過本港等途徑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