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財長蓋特納前日開腔,要求中國盡快履行承諾把人民幣升值,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李東榮回應稱「中國需要增加人民幣滙率彈性」,人民幣滙價即時有反應,昨日兌美元開市中間價較前日大漲192點子,報6.7625,創出2005年滙改以來新高。有市場分析指出,今次明顯是政治壓力下的反應,人民幣升值或略提速,但中國出口增長難免繼續放緩。
記者:應毓華、劉美儀
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昨晨開市時,將人民幣滙率中間價定於6.7625兌1美元,把人民幣滙價推至05年滙改後最高點,令市場大跌眼鏡;收盤價亦大漲140點子,報6.7692,但未有同步締造歷史新高,只屬本月新高。
中信銀行國際財資部執行副總裁陳鏡沐認為,儘管內地新公佈的出口數據略放緩,但市場普遍仍覺得,人民幣滙率被低估2至4成水平。
中間價見6.7625遠滙強
加上美國經濟復蘇步伐轉緩,人民幣自6月底重啟改革及恢復爬升以來,8月份滙率未顯著上升,反見貶值,故昨日中間價高開,亦屬合理。他預計,未來數星期內,人民幣升幅或介乎0.07%至0.1%,突破每美元兌6.76及6.75人民幣的關口位,絕不困難。
隨着現貨中間價回升至6.7625,人民幣不交收遠期滙價昨亦同步轉強,1年期合約收報6.6750,較前日的6.6980擴濶約230點子,即反映市場預期1年後,人民幣將由現水平升值1.4%。
有交易員表示,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本周訪華,昨日人民幣中間價創新高,相信是中央「表達善意」的其中一種方式。
美中期選舉臨聚焦升值
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及策略師廖群認為,昨日滙價上漲,顯然跟美國財長蓋特納前日再開腔要求人民幣加速升值的言論有關。由於美國中期選舉臨近,針對人民幣滙率問題的壓力升溫,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將於下周三舉行聽證會,討論人民幣估值問題。
上月出口增34.4%續轉弱
東方匯理報告指出,由於靈活滙率制度有助於抑制通脹和資產泡沫,人民幣中間價創新高,是反映中央打擊通脹的態度更加堅決。
內地海關總署公佈貿易數據亦顯示,8月份中國出口增幅連續3個月回落,按年增速為34.4%,較7月份放緩3.7個百分點。市場分析指出,30%以上的增速仍屬高位,顯示中國出口能夠抵擋人民幣走強帶來的影響。8月順差則進一步收窄至200.3億美元,貿易順差料逐步收窄,將有助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出口增速放慢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分析師王軍表示,中國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長,主因慣性使然,畢竟中國外貿總量大,同時又有基數效應。
但他又預計,第四季內地出口高增長走勢應明顯回落,因為歐美復蘇情況仍不確定,內地經濟增長也在放緩,不排除第四季出現單月出口只有單位數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