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氣候變化引致極端天氣的影響漸漸浮現,環境局昨日終於公佈拖延已久的「香港應對氣候變化策略及行動綱領」公眾諮詢文件,目標是在2020年將本港的碳強度,較2005年水平減少50%至60%。政府建議的一系列減排措施,有意將核電比例由23%大幅增至約50%。
政府目標是將2005年時4,200萬公噸的碳排放總量,減至2020年的2,800至3,400萬公噸,減幅最高33%。若以碳強度(每單位居民生產總值計同時產生的碳排放量)表達,2020年的碳強度將較2005年水平減少50%至60%。由於本港67%溫室氣體排放來自發電,政府建議更改現時的發電燃料組合,大幅增加核能發電比例,取締高排放的燃煤發電。
環團憂輻射洩漏危機
本港去年有54%電力來自燃煤,天然氣及核電比例各佔23%。環境局建議的2020年能源組合,核電及天然氣發電比例將分別上升至50%及40%,撇除來自可再生能源的小部份,燃煤發電的比例將大幅降至少於10%。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去年與國家能源局簽署的《諒解備忘錄》,確保內地在未來20年向本港供應天然氣及核電,稍後會與兩電及內地政府洽談合作。
在能源組合以外,文件提出的減排措施還包括善用堆填區收集的沼氣轉廢為能、擴大建築物及家用電器能源效益、推廣環保陸路運輸及擴大使用生化柴油等。
不過,環保組織對諮詢文件建議的減排措施有保留,世界自然基金會批評政府擴大核電比例是「走捷徑」,高成本的核電並非潔淨能源,輻射洩漏的安全性仍然成疑,應將能源組合中的天然氣比例提升至75%。綠色和平則批評增加引入核電,令氣候變化工作「誤入歧途」,質疑環境局有否詳細研究區內發展核電的利弊。
環境局建議的減排措施
‧擴大《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適用範圍及收緊守則規定
‧推廣區域供冷或水冷式空調系統
‧市面出售電器的節能效益全面提高
‧30%私家車、15%巴士及貨車轉為環保車
‧規定車用汽油混有生化柴油等潔淨燃料
‧善用收集的堆填區沼氣轉廢為能
‧發電燃料組合,將核能發電比例提升至50%;燃煤則在10%以下
資料來源: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