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霍金「科普」新書,希望這兩天「拿」得到。──當然網上書店會問你:你想九月八日「收」到書嗎?你只須在「最後時限」一個鐘頭幾多分鐘之內立即按鍵,就來得及。但是速遞送書上門,分分鐘「可能」門鈴響,太緊張,太煩。
儘管我現在「出街」更加困難,減少了親自去書局取書的樂趣,不過打電話訂書,仍然很快樂。特別是灣仔「天地圖書」英文部有一位翟先生,鰂魚涌「商務」有一位霍小姐,尖沙咀「辰衝」有一位Ms.卓,他們的姓氏都比較少見,更加有趣。
這都是霍金新書惹的「樂」。我開始覺得好像參加了「霍金新書嘉年華」,不用人擠人,尤其避免人踩人,自己自由自在坐在家裏,想像昨天九月八日全世界都未統一公開發售,有人已經在家裏收到書,立即開卷細讀。然後台灣東森電視「關鍵時刻」又會「成圍枱」再談霍金,興奮熱鬧。
勿太介意背後有個大機器,羅琳《哈利波特》如是,霍金《宏偉設計》如是。美國前副總統戈爾那本講地球暖化的,背後何嘗沒有大機器?哄動性遠不如霍金。霍金又遠不如羅琳。新書統一面世,然後哄動,也不是人人都可以。
卻有疑問:那麼前幾個月霍金動作多多,就是為了宣傳新書嗎?
也不能介意了。出了書,沒人買,作者可能另有正職,但肯定會連累出版社。何況「科普」將科學淺出普及,惠及我等「科盲」,不得其門而入卻可在窗外遙窺一二,必須感謝。若我談起霍金有時都會發牢騷,只因他的《時間簡史》益智之餘,確曾惹我生氣,而我是一塊無可救藥的「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