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啜,我啜,我啜啜啜!不少BB甚至幾歲人仔都愛啜手指,有時仲啜到嗒嗒聲,超美味咁款,媽咪爹哋見到就緊張,又嬲又鬧又打手仔,老一輩更出盡法寶,川連、苦瓜、白花油,BB嘩一聲大哭扭計兼來一招嬲爆又不瞅不睬,莫非要投降任啜?專家仲話「由佢囉!」啜吮本是天性,可以安撫情緒呢!
記者:梁美甜
攝影:楊錦文
Model:劉愷綸
鳴謝:LokPhotography(http://www.lokphotography.com)
啜得安全又舒服
「首先要明白,啜手指是與生俱來,吸啜這個動作更是自然反應,是必備的求生本能,要不怎啜奶呢?」註冊心理學家萬家輝先生(Stephen)直言。「現時並未太知道何以BB會啜手指,其實BB未出世之前,用超聲波就見到BB已經在啜手指,普遍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吸啜吃奶;二是不少臨床顯示,BB啜吮某一隻手普遍都是將來慣用手;最後是有安撫情緒之用,覺得這樣做有安全感及很舒服,睡眠時就最常見了。」是,親朋好友的BB中,十居其九都是睡時不是啜手指就是啜奶嘴,原來安全又舒服!
分散注意力是上策
爹哋媽咪都怕BB啜手指會容易受細菌感染、容易作嘔之類,而相片主角小愷綸經常孖指齊啜,更試過因為顧着啜手指而失平衡,差點跌親呢!「首先要留意吓,BB啜手指是否與焦慮情緒有關,是的話,要處理的就是情緒,最簡單是多安慰多擁抱及多傾偈,其次是要提供空間讓他們去改變,不要刻意提寶寶『啜手指』這件事,好似話『不要啜手指』、『啜手指曳曳』之類,等同於提醒寶寶去啜手指。」那即越提越啜了,應該分散他們注意力才是上策,「是,每當見到寶寶想放手指入口,可以試着叫他一起玩遊戲、去做其他事情,寶寶分了心,就忘了啜手指這件事了。更重要是以獎勵及鼓勵說話而不要以懲罰責罵方法或說話,好似『今日好叻好聰明』、『坐定定傾偈仲笑咁叻』之類,以免影響寶寶自信及個人形象的建立;一般而言,小朋友多在入學後,就會自然將啜手指的習慣戒掉。」
唔畀啜 發嬲唔准抱
劉老太是未足一歲愷綸的嫲嫲,對孫女疼愛有加,老人家見到孫女啜手指當然要阻止,「有一次她被爺爺抱住,我見她又啜手指就說No呀,吃不得,她是放開了,但就別開臉對我不瞅不睬,又不讓我抱呢!」孫女可是老人家心頭肉,就這樣被嬲了更抱不了都幾傷心呢,「後來我跟她說,是否嬲了嫲嫲呢,對不起吧,嫲嫲讓你啜手指吧,這樣就無事了」,劉老太憶述道。誰說BB不懂事?殊不知更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得逞了更贏了嫲嫲的道歉。
「一歲未夠其實就隨她吧,資料顯示全球60-70%的2至3歲小朋友依然啜手指,很多個案都是小朋友入幼稚園開始就會停止,或是怕同學取笑吧!父母不用驚慌,可以多些諮詢其他人意見,這件事首先要教嫲嫲,3歲前啜手指其實並非甚麼很壞的行為,可以多向孫女傾偈,有問有答,玩遊戲,當回答問題或拿玩具時就不得不將手指拿出來了;但,並不建議以獎勵及鼓勵變作條件,如讓BB再啜手指就變成交換條件,應該以其他方法如小食、玩具之類來逗孫女。」
扁指又起繭
Carmen今年廿二歲,BB時已經啜手指,至中三時才戒掉陋習,「小學時手指較一般人扁一點,現時就變得差不多,惟拇指關節位置有厚繭,影響不大就算了。」據說,有些寶寶甚至因為啜手指而令牙齒及手指變形呢?「事實上很少情況會因啜手指而出現手指變形、口腔變歪,一般小朋友在3、4、5歲入學後就會戒掉陋習,一停止啜手指,口腔、牙齒等慢慢成長,情況是會改善的,就算問題真的很嚴重,很多牙醫都有專業知識處理得了,很簡單的!」Stephen分析道。
苦水戒陋習
愷綸媽咪想以川連來幫寶寶戒掉啜手指習慣,坊間更有不少方法,如塗上苦瓜汁、檸檬汁、白花油等,又或以紗布包住寶寶手指,可行嗎?「前提是這些方法都是強制性,強迫寶寶戒一些令他們安心舒服的事,有機會影響親子關係,可試做了先前的一連串工夫,了解過明白了都改不了,都可以試用坊間所謂的手指水,那種苦是有持續情況,更有效果。不過,真係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