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抗原數量免刺肝苦

檢驗抗原數量免刺肝苦

【本報訊】乙型肝炎病人想停止服藥,便要定期接受入侵性的肝臟活組織穿刺檢查,但每萬名接受此檢查的病人中,有2至3人會因失血死亡;中大最新的研究發現,量度乙肝病人體內的病毒表面抗原數量,有助決定病人能否停藥,免卻病人接受穿刺檢查之苦。

抗原反映實際病毒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陳力元表示,醫學界早已掌握量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方法,但卻未知此指標的用途。
其研究團隊則發現,病毒表面抗原的數量能夠反映病人體內實際有多少病毒,當表面抗原數量很低,便代表病人可考慮停止服藥,但到底表面抗原要跌到哪個水平才代表可以停藥,仍須研究證明。
陳說,針對乙肝的藥物每粒要30至120元,及早確定能否停藥存在經濟效益,而且以往要量度病人體內的病毒量,便要替病人進行入侵性的活組織穿刺檢查,每千名接受此檢查者有3人出血,每萬名檢查者則有2至3人因出血死亡,此研究有助減少病人接受穿刺檢查的次數。
憑着上述研究,陳力元獲食物及衞生局頒優異研究獎;同獲優異研究獎的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黃愛玲的研究,則利用數學模型計算後發現,港府為40至69歲女性進行乳癌X光造影普查,是缺乏效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