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中國7月再增持5831億日圓(約540億港元)日本資產,為連續第七個月增持,加上日本7月機械定單及經常賬盈餘勝預期,令市場對日本央行短期再放水期望降溫,一度刺激日圓昨再創15年新高。
不過,日本財相野田佳彥重申必要時出手干預,加上市場避險情緒降溫,日圓之後回軟。有滙商指出,儘管中國增持日債的規模不算大,但對日圓升勢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連續兩天創15年新高
分析員稱,中國增持日債主要目的是分散外滙儲備,在歐洲債務危機的陰影下,中國政府近日頻頻增持日本、南韓等鄰國的資產,以減少歐元儲備比重。而中日貿易日益頻繁,亦令中國入口商對日圓需求增加。
此外,據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中國7月增持的日本資產大部份為短期國債,其中包括6408億日圓1年內到期的貨幣市場工具,並同時減持577億日圓長債,反映中國無意長線持有日債。三菱UFJ摩根士丹利策略師ShujiTonouchi表示,中國似乎只視日圓資產為避風港,無意長線持有。
數據方面,日本7月機械定單按月升8.8%,創今年最大升幅;同月經常賬盈餘擴大26%至1.676萬億日圓,勝預期,經濟數據勁,令央行再放水機會減,拖累美元曾跌0.49日圓至83.35日圓,連續第二日創15年新低。
標普倡央行買債抗通縮
但日本財相野田佳彥昨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指,當局在必要時將採取一切行動,遏止日圓升勢,包括干預在內,加上歐美股市回升,令日圓回軟,美元一度倒升0.2日圓至84.04日圓,紐約早段,報83.91,升0.07日圓。
渣打策略師ThomasHarr則表示,沒有其他G7國家聯手下,相信日本出手干預的機會不大,最終料由日本央行推出更多寬鬆措施,包括進一步調低官方利率,以遏止日圓升勢。
標普主權評級部總監TakahiraOgawa稱,日本央行須進一步吸納國債,藉此協助當地經濟走出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