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大陸在6月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直被藍營視為推動兩岸經貿合作、避免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中被邊緣化的施政基礎,也是打贏今年底五都(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五個都會)市長選舉,甚至2012年總統選舉的一張王牌。但是,最新民調顯示,ECFA的選票效應,實在令藍營大失所望。
國民黨籍縣市長排名大後退
台灣《天下》雜誌上月進行縣市長滿意度調查,發現在25個縣市中,8位民進黨籍縣市長的名次上揚,更囊括前6名,國民黨籍縣市長排名大幅後退,還包辦後12名。立場親藍的《天下》雜誌指出,ECFA並未如預期拉抬藍營的民氣,即使在兩岸議題上較傾向國民黨的中北部也是如此,台中市長胡志強由上次民調的第5名,跌至第15名,台北市長郝龍斌排第21名,台北縣長周錫瑋更是「吊車尾」(包尾)。
藍營上月衝破綠營的阻撓,在立法院強行通過ECFA時,恐怕已陶醉在選票效應中吧?照常理,越是大都會,越可能從ECFA獲益,越可能支持ECFA,ECFA對帶動藍營的五都選情應大有助益。但是,台灣畢竟與香港不同,香港可以沉醉於CEPA帶給香港的實惠,完全沒有政治上的顧慮,不去擔心香港的經濟政策其實已交由北京拍板,不去擔心一國兩制名存實亡。而台灣人始終要顧及尊嚴、自主、安全,兩岸官員互訪越頻密,綠營及支持者被邊緣化的失落感越重,對藍營執政者的滿意度也越低,甚至連中間選民對藍營倒向大陸也不無警覺。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11月27日五都選舉時,藍營還有甚麼機會固守現有的三個執政都會呢?藍營一旦失利將造成骨牌效應,一向危機處理乏善可陳的總統馬英九,恐怕又要左搖右擺,如何對待其愛將、操盤選舉的國民黨中央秘書長金溥聰?如何對待綠營一再抗拒的ECFA?如何對待兩岸高官的頻密互訪?最終將衝擊2012年總統選舉。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