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資金流入?資金流走? - 沈振盈

實戰理論:資金流入?資金流走? - 沈振盈

昨日閱讀青姐有關霸王(1338)評論文章,笑到跌落地下,一貫的風格,正!自「致癌」物質事件之後,集團處理手法實太稚劣。
要知道零售市場的品牌效應是最重要的,單是以口頭爭論去捍衞品牌是絕無用處,於事無補。消費者的信心始終要建立在科學上的證明,當日事件發生後,只有兩個方法補救,第一,就是要用科學化驗去證實報道失實;第二,就是要換配方。否則,消費者信心難復,前景如何改善?
昨日跌市並不意外,當市場情緒被連續數日的升市所帶動,大家被升市的「事後解釋」所說服之後,連認為是熊市的人也轉而覺得牛市又急急回來之時,市場先生又一次愚弄了大家。昨日筆者在文中已提出,要分析港股一定要留意滙市及商品市場趨勢,這才可捕捉資金流向準確訊息。不要再相信資金流入,港滙轉強等數字,真正資金流向是實在的買盤或沽盤,股價走勢才是反映資金流入定流出股市訊號。

滙控將成沽售對象

現時值得我們關注的焦點,就是歐債危機的第二波,以及歐銀行早前做的壓力測試的可信性。以上兩點所能觸發的恐慌,可大可小,程度上要視乎資金的演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滙豐控股(005)將成為必然的沽售對象。
策略上繼續持淡倉,主要是恒指熊證,但現階段仍是不加不減,等待突破訊號出現。另外待恒指跌破20800後,加注沽空弱勢股,對象包括:滙控、中國人壽(2628)、騰訊控股(700)及3大地產龍頭。至於衍生工具的數據,期指未平倉合約一如8月份一樣,不斷增加至92516張。熊證街貨量又是不斷被殺,卻不斷增加至24億份,是散戶買還是大戶買?自己去想想吧!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