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淺水灣道98號一個由地庫車位改建而成的400多呎住宅單位,隨着樓市不斷升溫,由03年30萬元成交價,到近月被瘋狂炒高至518萬元。不過,在毗鄰持有另一個地庫單位的業主、資深傳媒人毛孟靜表示,地庫單位的業權不清,出售或有問題。
淺水灣道94至98號有近35年歷史,由三幢三、四層高舊樓組成,地庫是開放式車位,屬區內老牌豪宅。其中98號地庫A1及A2開放式車位,於早年被人加建外牆,改為住宅單位。
屋宇署表示,淺水灣道98號地庫原是用作開敞式車房,但由於加建外牆不涉及樓宇結構,是豁免審批的工程,所以不屬於僭建物。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A1及A2地庫單位,於03年只以30萬元成交,其間經多次轉手,到今年五月再被瘋狂炒高,由一名譚姓商人以518萬元買入。按單位面積約456平方呎推算,每呎售價達1.13萬元。
業權不清買賣或有問題
不過,在毗鄰持有C1及C2地庫的資深傳媒人毛孟靜稱,地庫單位的業權並不清晰。她憶述於85年原本以100萬元買入1樓C室單位,當時的業主是一間銀行,對方游說她與丈夫購入的地庫單位,「佢話地下個位12萬就買埋畀我哋」。她指當時地庫已經是「有晒牆、窗、門口,甚至有張床」,但律師仍提醒她要注意地庫的業權,「佢話可以買,但業權有少少問題」。
根據毛孟靜提供的地契資料,淺水灣道98號的單位連車位,每個所佔的不可分割業權份數是90份,但地庫A1及A2則只佔3份,反映所佔權益比例較細。
律師黃國桐表示,在本個案中,業主將車位轉作住宅單位,可能涉及補地價問題;「買樓唔好掛住睇個地點,要睇埋個業權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