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保監發出《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意味險資可流向樓市,但同時又對資金使用作出限制,嚴禁保險公司「變身」開發商,不能投資住宅,商業與自用則另作別論,指令打碎部份保險機構染指住宅市場的希望。據了解,「新政」令中國人壽(2628)整合遠洋地產(3377)夢碎,未來是否會維持大股東身份,則拭目以待。
記者:應毓華
接近國壽人士透露,國壽內部曾經討論,希望把遠地打造成旗下的地產平台,並將國壽所持寫字樓等物業資產,全數整合入遠地。翻看國壽半年業績,當中「物業、廠房與設備」一項有共有資產179億元人民幣,規模相當於一間中型發展商。上述人士還說︰「這些資產可能僅按建造成本計算,要是把物業重估的價值也計入在內,這個數字遠遠超過170多億元。」
會否保留控權添變數
但如今《辦法》一出,國壽佈陣將被打亂。《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中規定,保險公司「不得以投資股票方式控股房地產企業……已投資設立或者已控股房地產企業的,應對限期撤銷或者轉讓推出。」
本報多次致電予國壽發言人了解詳情,惜電話未能接通。而遠地發言人對此說法,未有正面回應,僅指國壽現時只是「財務投資人」身份。
國壽現為遠地最大股東,總共持有24.07%的權益,雖未達到50%的控股標準,但未來能否以大股東身份,繼續持有於遠地,仍待政策解說。內地保險業分析師預計,國壽未來可能在政策壓力下逐步退出。
早前中遠國際(517)宣佈出售所持17%遠地股權時,市場曾懷疑國壽會接手該批股份,但當時遠地行政總裁李明指險資運用法規未出,未來國壽持股量難以確定。
國壽去年12月以每股6.23元的價格,購買9.34億股遠地新股,總價58.19億元,該批股份將於今年12月解禁。其後於今年8月1日場外增持4.23億股,總持股量增至13.57億股。
專家:新政策利平保太保
中保監於周日同時下發《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及《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兩份文件,規定保險機構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及股權投資基金的賬面餘額,不高於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5%;投資不動產及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餘額,不高於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10%。
東北證券金融與產業研究所策略部經理馮志遠稱,新政策對股票與股票基金投資未作限制,令險資在此方面投資可擴大一倍,一眾保險股中,他認為平保(2318)與太保(2601)受惠最大。
險資投資不動產辦法摘要
‧保險公司不得提供投資開發或銷售商業住宅,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
‧保險公司不得投資設立地產公司,或投資未上市房企股權;不得以投資股票方式控股房企
‧投資不動產及不動產相關金融產品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公司上季末總資產10%
‧投資單一地產投資計劃的賬面餘額,不高於該計劃發行規模50%;其他地產相關金融產品不高於20%